文化因交流而多彩,藝術因參與更具活力。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6月14日)當天,鄭州大劇院舉辦了第三屆公眾開放日藝術節。作為鄭州第五屆山河藝術節·中國戲劇梅花獎精品展演重磅活動之一,本屆開放日以“人民的舞臺”為核心,精心策劃33場演出與活動,涵蓋非遺體驗、全民才藝秀、藝術工坊、精品演出等多元形式,旨在打破劇場邊界,讓市民成為文化藝術的參與者、創造者和共享者。
活動現場 供圖 鄭州大劇院
開放日藝術節突破空間局限,將共享大廳化身開放式“人民藝秀場”。星火樂隊帶來《如願》《輕漣》等創新演奏,老兵樂團獻上《我和我的祖國》《瑤族舞曲》等經典旋律。全民才藝秀面向全體市民開放,12組來自不同行業的市民登臺,通過樂器演奏、舞蹈、語言表演、快板等多樣形式,點燃現場熱情,傳遞對藝術的熱愛。鄭州大劇院童聲合唱團以純凈歌聲演繹《踏雪尋梅》《崖上的波妞》等歌曲,唱響童真。中國青年指彈吉他藝術家馬永康帶來《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等吉他演奏。這個全天候開放的舞臺,是鄭州大劇院踐行“藝術為民”理念,激發城市文化活力的生動體現。
開放日當天,共享大廳同期開展“非遺體驗市集”,來自鄭州文化館的10位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並指導市民體驗手工線香、布藝堆繡、烙畫、糖畫、煎茶茶藝等技藝。同時,繩結藝術、葉雕葉繪、國風飾品、書畫、琺瑯銀飾、面部彩繪等互動項目也精彩亮相。市集通過“可看、可學、可做”的沉浸式體驗,讓非遺從靜態展示走向動態傳承,讓市民在親手實踐中感受非遺魅力與溫度。
小朋友體驗非遺技藝 供圖 鄭州大劇院
開放日藝術節還推出多項趣味藝術普及與互動活動。“中原古代樂器展”特設三場專業講解,帶觀眾探尋中原音樂文化根脈;“共繪山河畫卷”活動邀請觀眾執筆,在長卷上描繪心中山河;“集章闖關趣學”活動遍佈共享大廳,市民可通過與非遺傳人、知識NPC互動,參與非遺及沿黃九省文化知識問答,集章贏取驚喜獎品。
在“A+Reading”藝術閱讀中心,鄭州大劇院聯合新華書店打造《走進李白》讀書會,與市民朋友們在書籍中共品詩仙風采;戲曲名家虎美玲親傳弟子袁娜娜帶來戲曲體驗工作坊,親授“唱念做打”,讓戲迷愛好者零距離感受戲曲魅力;劇院城市音樂角開設藝術放映區,全天不間斷播放歡樂親子劇《小紅帽》、豫劇《白蛇傳》等深受觀眾喜愛的劇目。
公眾開放日期間,鄭州大劇院三大核心場館同步開放,呈現高品質聲樂與舞蹈盛宴。歌舞劇場“張葉蕾《還是分開》巡迴演唱會”以慵懶深情唱腔觸動心弦;戲曲廳“‘桃李杯’搜星中國舞蹈展演河南賽區”精選節目,舞動青春風采;音樂廳內,來自世界著名音樂之城的德國慕尼黑童聲合唱團,以天籟童聲演繹中外經典曲目,展現古典與流行的交融魅力。
鄭州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旨在打造“人民的舞臺”,推動高雅藝術普及,是鄭州大劇院踐行“人民性”的重要體驗,也是鄭州大劇院打造的全年最具特色和人氣的活動之一。(文 楊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