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調解”撬動大文明 平頂山市葉縣解鎖鄉風文明“密鑰”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6-17 14:08:41

  初夏,在平頂山市葉縣田莊鄉康臺村的黨群服務站內,“老康説事屋”的牌子在陽光下靜靜佇立,村民老康和鄰居老張正舉著茶杯碰杯,誰能想到三個月前兩人還因宅基地界線鬧得不可開交。“多虧‘説事屋’給咱掰扯明白了。”老康樂呵呵地説道。

  這間看似普通的小屋,卻承載著基層治理的大智慧,2025年以來成功化解村內糾紛26起,成為當地創新基層治理的“金字招牌”。

  每天清晨,62歲的張國順總會第一個來到這裡,燒上一壺熱茶,用這種充滿溫度的儀式感,迎接每一位帶著困惑與訴求而來的村民。

  張國順介紹,屋內辦公桌上這幾本厚厚的調解記錄本清晰地記錄著一樁樁矛盾糾紛從激化到化解的全過程,從“説事屋”投用到現在已經整整記錄了6本,密密麻麻有5萬字之多。

  為探索基層矛盾調解新路徑,2024年8月份,葉縣田莊鄉社工站在康臺村試點建設“説事屋”,由該鄉退休幹部張國順、村“五老四員”楊建坡及村“兩委”幹部康俊嶺等組成的調解團隊應運而生。這些紮根鄉土的調解人,憑藉對鄉情村貌的熟稔、對鄰裡鄉親的了解以及在村民心中的威望,讓“老康説事屋”迅速成為化解矛盾的前沿陣地。

  從祖墳搬遷的宗族難題,到核桃園流轉的利益糾葛;從老豬場回收的歷史遺留問題,到建設用地的違建拆除……老康説事屋”不僅維護了鄉村和諧穩定,而且還成為村民們心中的“公平秤”“暖心屋”。

  據康臺村黨支部書記康躍民介紹,“説事屋”的作用早已超越單純的矛盾化解。如今的康臺村,打牌的少了、跳廣場舞的多了,爭吵聲少了、互助聲多了。“‘老康説事屋’就像村裏的‘潤滑劑’,讓鄰裡關係更加和睦,鄉風民風愈發淳樸。”康躍民説。

  “老康説事屋”的生動實踐在葉縣大地如星火燎原般迅速鋪開。該縣以“老康説事屋”為樣板,推行“五老四員”工作法,組建起覆蓋全域的調解隊伍,用智慧和溫情編織起鄉風文明的網絡;建立矛盾糾紛排查預警、網格員定期走訪機制,實現矛盾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

  任店鎮退休教師組成的“夕陽紅調解隊”創新“庭院評議會”,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葡萄架下;昆陽街道的“法律明白人”培養計劃,讓網格員同時擔任人民調解員;仙臺鎮將調解案例編成河南墜子,在集市日巡演教化;九龍街道把“固定報告會”變成“流動小講堂”,打破理論宣講的傳統印象,讓黨的理論宣講更接地氣、更聚人氣、更具活力……葉縣依靠本地鄉賢、活用鄉土智慧的調解模式,正在重塑鄉村“肌理”,讓廣袤鄉村煥發勃勃生機。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老康説事屋’這樣的基層創新,實現了傳統智慧與現代治理的完美結合。我們要以點帶面,讓文明之花開遍葉縣每一個角落。”葉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田躍強表示。(文 姬冠鵬 買瑞陽)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