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部最多的時候有19塊牌子,現在只有12塊,服務事項也更清楚了,村幹部們能有更多的時間為群眾辦實事。”日前,談到基層組織“濫掛牌”問題整治之後的變化,南陽市西峽縣五里橋鎮稻田村黨支部書記陳萬偉説。
牌子上墻本來是為了規範工作職能、方便群眾辦事,但是有些基層組織出現了標識標牌、上墻制度“多亂雜”的情況,從大門口到辦公室,立在地上的、挂在墻上的、貼在公示欄內的,都間接加重了基層幹部的工作負擔,基層治理面臨著“小馬拉大車”的困境。
針對基層治理“馬疲車擠”的根源性問題,西峽縣對照河南省村級組織工作事務、工作機制、綜合服務設施掛牌、證明事項等四個省級指導目錄,開展村級組織“濫掛牌”專項整治行動,圍繞“全面清理、集中整頓、規範準入、減負增效”的目標要求,進一步理清基層權責、明確重點任務,給基層辦公場所“大摘牌”,把村級組織和村幹部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目前,該縣累計清理摘除標識標牌215塊。
“以前黨群服務中心門口挂著各種牌子,我來辦事不知道去哪個辦公室好。現在門口牌子少了,有事直接到大廳,就會有人主動接待。”在黨群服務中心詢問養老保險繳費事宜的紫金街道小城社區居民魏彩芹説。在社區幹部張曉紅的手把手指導下,她順利在“豫事辦”APP完成了繳費。
自“濫掛牌”整治行動開展以來,該縣基層幹部用在繁雜重復事務上的時間減少,入戶走訪、服務群眾的時間增加20%以上。
騰出來的不只是時間,還有空間。全面“瘦身”的五里橋鎮葛營社區在黨群服務中心開闢了兒童活動室、健身室、棋牌室、圖書閱覽室等功能室,讓全年齡段的居民可以來到社區放鬆、休閒、學習;蓮花街道蓮花社區聚焦“黨性鮮明、功能多樣、作用發揮、便民利民”的目標,培育了愛心義剪、心理諮詢、健康義診等志願服務品牌,把更精細化的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
“現在雖然牌子少了,但服務不能打折。我們將繼續壓緊工作責任,讓基層幹部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到服務群眾上。”西峽縣委社會工作部部長謝慧娜説。(文 王小軍 劉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