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商城:非遺煥發新活力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6-25 17:34:26

  6月22日,在信陽市商城縣特色館非遺展示區內,香飄四溢的商城燉菜、結實耐穿的毛布底鞋、獨具匠心的葉雕和剪紙等各類非遺展品集中亮相,吸引眾多市民攜孩子前來參觀打卡。

信陽商城:非遺煥發新活力_fororder_圖片6

商城剪紙漢服展演

  商城歷史底蘊厚重,非遺資源豐富,目前擁有各級非遺項目112項,涵蓋高山茶、蜂蜜等生態農産品的傳統生産技藝,燉菜製作、剪紙等民間生活技藝,以及絲弦鑼鼓等器樂演奏技藝。在傳承梯隊建設上,該縣培育了各級傳承人319人,其中國家級1人、省級11人;打造了讓非遺文化“可觸摸、可體驗”的各類展示館、傳習所等22處。

信陽商城:非遺煥發新活力_fororder_圖片8

省級非遺項目商城燉菜烹飪技藝培訓實操教學

  近年來,商城縣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為宗旨,出臺相關制度文件,並根據項目級別,每年分別給予國家級、省級傳承人2萬元、6000元傳承經費,每年為省級非遺項目或産業申報專項保護經費,切實以制度促進傳承、以經費保障可持續發展,不斷推動非遺項目“走出去”“用起來”“傳下去”,讓非遺煥發出新活力。

  “哎嗨喲,那個車水呀,薅秧忙啰喂!”2024年12月8日,受國家大劇院邀請,商城縣文廣旅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組織商城民歌國家級傳承人付大坤、市級傳承人李明鳳等26人,在這座藝術殿堂演唱了20首商城民歌,演出反響熱烈。“以前在田間地頭唱,現在能到更大的舞臺展示,我要把家鄉的民歌唱給更多人聽。”李明鳳難掩喜悅地説。

  這只是商城非遺“走出去”的一個生動縮影。2025年5月,剪紙大師朱華梅帶著她和徒弟們精心創作的剪紙漢服,遠赴新加坡參加“豫韻雅集”活動,驚艷全場。現場觀眾驚嘆:“中國剪紙還能穿在身上!”

信陽商城:非遺煥發新活力_fororder_圖片7

樣式改良後的三多堂毛布底鞋

  “毛布底鞋”第六代傳承人李春燕則嘗試用創新設計激活非遺生命力,以産業模式破解傳承困境。

  “除了傳統樣式,我們還有新國潮風格的。香雲紗鞋面、宋錦滾邊,配上千層底——老外叫它‘東方潮鞋’!”李春燕指著貨架上的國風布鞋介紹道。近年來,她改良經典款式,並推出千層底虎頭鞋、新中式等100多種樣式,産品還遠銷至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年銷售額達1000多萬元。此外,李春燕積極創新生産方式,引入機械打孔設備,讓留守婦女採用“機器扎孔、手工穿線”的模式工作,效率提升了三成,工資也實現翻倍。

  如今,“毛布底鞋”産業成功帶動周邊3個縣、7個鄉鎮,千余人就業,20多年來累計培訓産業工人萬餘人,累計為群眾創收8000余萬元。

信陽商城:非遺煥發新活力_fororder_圖片10

非遺葉雕走進敬老院

  在非遺“傳下去”方面,商城縣常態化開展非遺上舞臺、進社區、進學校等活動。近日,在商城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雩風文驛”公益課堂上,50余名家長及孩子們正一邊聽著朱華梅的講解,一邊在紅紙上小心翼翼地裁剪。

  作為剪紙和葉雕兩項非遺傳承人,2019年以來,朱華梅及團隊不斷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機關等“多進”活動,達千余場次。她還經常召集農村留守婦女和殘疾下崗無業婦女一起學習剪紙和葉雕,掌握一技之長,把剪出的優秀成品銷往省內外,解決她們的生計問題;積極開展非遺公益培訓,培訓學員千余人。

信陽商城:非遺煥發新活力_fororder_圖片9

非遺進校園活動

  除了朱華梅,李明鳳、杈傘舞傳承人黃英、絲弦鑼鼓傳承人彭邦廉等也都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己任,每年累計開展“多進”公益培訓活動200多場,惠及群眾近萬人。

  “下一步,我們要繼續在融合創新上下功夫,探索‘非遺+旅遊’‘非遺+教育’等發展路徑,提升非遺産品的附加值與品牌效應,讓更多的人了解非遺、愛上非遺。”商城縣文廣旅局局長林友森説。(文/圖 洪蘭)

編輯:仝瑞勤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