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美景 攝影 萬慶麗
國際在線河南消息(記者 萬慶麗):一夜夏雨初歇,開封金明池的荷花競相綻放,翠葉凝珠,粉蕊含香,與湖畔的古風建築相映成趣,吸引了大批市民、遊客們駐足賞荷、拍照打卡。金明池畔,“金池雅集”的舉行,進一步豐富了當地群眾生活。
金明池始建於北宋,是東京汴梁著名的皇家禦苑,與瓊林苑並稱“汴京二苑”。據《宋史》記載,每年三月皇帝開放園林與民同樂,“龍舟爭標”盛事在此舉行,萬舟競發、笙歌鼎沸,盡顯大宋風華。張擇端所繪《金明池爭標圖》以寫實筆觸,記錄了“臨水殿”“寶津樓”等建築規制與水上百戲的熱鬧場景,成為研究宋代社會生活的“活化石”。
盛開的荷花 攝影 萬慶麗
據遺址考察實測,金明池遺址呈1240米×1020米的矩形,現存金明池雖在原址上選取宋代面積的八分之一進行重建,但依然是開封“城摞城”遺址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黃河文明與中原文化的深層記憶。
據開封智慧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勇剛介紹,過去二十年,這裡曾陷入“空間封閉化、防汛脆弱化、活力缺失化”的發展困境。300余畝金明池作為酒店內湖景觀,被圍墻阻隔18年,市民“望湖興嘆”。
如今,金明池作為開封市城市更新重點項目,以“城市更新+遺址活化+文商旅融合”為實施主線,通過空間開放重構、海綿城市建設、沉浸式文旅場景打造等系統性改造,探索形成“以城市更新促遺址活化、以文旅融合帶動業態升級”的城市發展新模式。
雨後荷花開 攝影 萬慶麗
金明池片區採用“滲滯蓄凈用排”設計理念,通過實施遊園海綿化改造、湖泊生態修復,構建了“雨天吸水、晴天休憩”的複合生態空間,市民日均流量躍升至1200人次,湖泊庫容增加三分之一。
作為2025年省級旅遊街區創建項目,金明池整體以“拆墻透湖、築岸親水”為設計哲學,打造“湖景開放化、業態年輕化、體驗沉浸化”的消費新場景,整合內街與廣場業態形成複合空間,日間內街串聯餐飲、購物、遊樂等多元潮玩店舖,夜間各類酒吧點亮外街,銜接1.2公里環湖棧道形成“步移景異”的夜游動線;打造常態化演藝共享空間,古風樂隊、宋服NPC、古琴演奏、夜晚燈光秀與中國傳統節日的燈籠祈福活動形成“12時辰沉浸場景”。
金明池空間的開放,充分帶動周邊兩萬方商業煥新升級,吸引鮮風生活旗艦店等其他商業首店簽約入駐,內街非遺集市與廣場文創市集聯動,形成“便民服務+潮玩消費+文化體驗”的商業矩陣。
市民在金明池畔休憩 攝影 萬慶麗
目前金明池片區已構建起500米便民生活圈、3公里生態防護圈、5公里文旅生態圈的“三圈共振”格局,不僅實現“白天遊宋園、夜晚逛金池”的文旅閉環,更築牢了城市防洪生命線。
千年後的金明池,正以最美的姿態,詮釋著古都開封夏日獨有的詩意與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