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華章·豫你同行】鄭州大學:考古發現厚植文化自信 思政“金課”培育時代新人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6-27 13:02:34

【青春華章·豫你同行】鄭州大學:考古發現厚植文化自信 思政“金課”培育時代新人_fororder_不同時期的銅鏡 攝影 張雨晴.JPG

不同時期的銅鏡 攝影 張雨晴

  國際在線河南消息(記者 張雨晴):如何讓沉睡千年的考古成果“説話”?如何讓青年學子在理論實踐中擔當使命?6月26日上午,2025“青春華章·豫你同行”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採訪團走進鄭州大學“中華源”考古實驗室、馬克思主義學院、校史館,探尋新時代思政教育的“鄭大方案”。

  在鄭州大學“中華源”考古實驗室,穿孔的石頭、不規則形狀的陶片、斷裂的人骨靜靜躺在實驗臺上,等待青年學子通過自己對話千年時光。

【青春華章·豫你同行】鄭州大學:考古發現厚植文化自信 思政“金課”培育時代新人_fororder_鄭州大學考古與文化遺産學院考古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許雯介紹考古要點 攝影 張雨晴.JPG

鄭州大學考古與文化遺産學院考古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許雯介紹考古要點 攝影 張雨晴

  “各位請看,您面前的這些陶器,是我們根據考古研究需要自己製作的。通過這些器具,我們可以分析不同時代的社會生産力水品和發展狀況,為進一步考古研究提供依據。”面對一桌子形態各異的陶坯,鄭州大學考古與文化遺産學院考古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許雯介紹説。

【青春華章·豫你同行】鄭州大學:考古發現厚植文化自信 思政“金課”培育時代新人_fororder_小口尖底瓶 攝影 張雨晴.JPG

小口尖底瓶 攝影 張雨晴

  與此同時,實驗室裏的另外幾位同學手持缺損頭骨,在燈光下細細觀摩。他們的身後整齊立著一排排高櫃,裏面藏著關於人類遺傳基因的“大秘密”。

  據介紹,該考古實驗室的古代人類遺傳資源標本庫收藏總量超1.6萬例人骨遺骸,時代跨度縱貫新石器時代至明清,為中原地區人群的體質特徵、民族融合及基因研究提供了關鍵、系統的實物資料。

【青春華章·豫你同行】鄭州大學:考古發現厚植文化自信 思政“金課”培育時代新人_fororder_“中華源”考古實驗室成員在各自忙碌 攝影 張雨晴.JPG

“中華源”考古實驗室成員在各自忙碌 攝影 張雨晴

  “這個實驗室採集的標本,為相關學科的發展做了很大的貢獻。拿一個頭骨能做很多事情,這些材料對我們多學科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遠遠超過考古學本身。我本人雖然不是從事考古學,但在這受益良多,因此這幾年多次到鄭州大學交流學習。”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劉武如是説。

  如果説考古實驗室提供的是“歷史視角”,馬克思主義學院則賦予學生“時代的望遠鏡”。

  “我們如今是站在先進文化的層面去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鄭州大學學術副校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呂紅看來,要通過“雙創”的方式將傳統文化轉化成今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思政課中“文化自信”教育提供具象化支撐。

【青春華章·豫你同行】鄭州大學:考古發現厚植文化自信 思政“金課”培育時代新人_fororder_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呂紅介紹學院概況 攝影 張雨晴.JPG

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呂紅介紹學院概況 攝影 張雨晴

  作為教育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河南省)牽頭高校,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已形成“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日常思政”三位一體的思政教育模式,以課程為核心,課程思政和日常思政為兩翼,構建起“點線面”立體格局,實現思政教育的全覆蓋。

【青春華章·豫你同行】鄭州大學:考古發現厚植文化自信 思政“金課”培育時代新人_fororder_馬克思主義學院信息資料中心 攝影 張雨晴.JPG

馬克思主義學院信息資料中心 攝影 張雨晴

  黨的十八大以來,鄭州大學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胸懷“國之大者”,辦好大思政課,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大思政課要打破“教室圍墻”,用鮮活的文明成果講透馬克思主義真理。鄭州大學正通過歷史與當下、理論與實踐的同頻共振,讓青年在讀懂中華文明中自覺擔當文化傳承使命。

編輯:仝瑞勤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