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鄭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鄭州市支持加快科技金融發展若干政策新聞發佈會”,介紹政策整體情況,並回答媒體關注的問題。
新聞發佈會現場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構建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鄭州作為中部地區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金融市場較為活躍,有金融機構421家,目前存貸款餘額分別達3.41萬億元、4.15萬億元,分別佔全省的30%、45%,均居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第2位。鄭州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11.18億手,成交額為34.8萬億元,分別佔全國市場的33.52%和12.14%。此外,該市建設線上“鄭好融”平臺,設立規模5億元的風險補償資金池,落地N個線下金融服務港灣,打造“1+1+N”科創金融服務體系。
發展科技金融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協同發力。據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立志介紹,鄭州市政府和人行河南省分行聯合出臺的《鄭州市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銀行河南省分行關於印發鄭州市支持加快科技金融發展若干政策》主要框架內容是:明確“1個目標”、聚焦“4條主線”、突出“18項重點任務”。
其中,“1個目標”指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的地方政策性科技金融發展模式,基本形成與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産力發展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營造全國一流的科技創新發展環境。
“4條主線”是指健全專業化的金融機構組織體系、打造多元化的金融産品和服務體系、構建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和營造科技金融發展良好生態環境。
“18項重點任務”主要內容為“建立服務科技創新的銀行業專業機構體系”“構建廣覆蓋的科技保險服務體系”“健全政策性科技金融運營主體管理機制”“探索打造以耐心資本為主的創業投資體系”“完善科技金融仲介服務體系”“圍繞創新驅動、製造強市戰略定制金融産品”“加強科技型企業專屬金融産品開發”“創設知識産權系列金融産品”“支持商業銀行探索‘投貸聯動’業務”“推廣應用‘創新積分制’制度”“建立覆蓋科創全週期的基金叢林”“推動企業上市高品質發展”“完善科技投資退出機制”“豐富科技領域債券融資渠道”“提高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建立科技型企業培育庫”“健全完善風險補償機制”“建立科技金融工作評估閉環機制”。
圍繞創新驅動、製造強市戰略定制金融産品,加強科技型企業專屬金融産品開發,支持商業銀行探索“投貸聯動”業務,用好債券市場“科技板”政策,推廣應用“創新積分制”制度……為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更好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關於科技金融工作的安排部署,人民銀行河南省分行會同相關部門,將統籌運用股權、債權、貸款、保險等手段,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投融資支持。
貫徹落實《若干政策》中,如何從科技創新需求側出發,聚焦科技創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如何實現科技和金融的“雙向奔赴”?針對這一問題,鄭州市科技局副局長張朝峰表示,將結合鄭州市科技局工作職能,重點從“以‘創新積分制’為突破,疏通金融賦能‘主動脈’”“以政府基金為杠桿,撬動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科技’”“以平臺建設為支撐,築牢創新策源‘強引擎’”三方面發力,推動科技金融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助力鄭州打造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文/圖 楊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