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館“搬”進夜市 新鄉解鎖消夏新潮流
來源:河南日報  |  2025-07-08 09:24:59

  入夏以來,每逢夜幕降臨,新鄉各地悄然生長的“中醫夜市”,將傳統中醫藥服務通過現代夜市經濟嵌入居民社區生活圈。人們在充滿煙火氣的氛圍中逛夜市、看中醫、品藥飲,零距離感受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

中醫館“搬”進夜市 新鄉解鎖消夏新潮流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7月5日晚7點,在獲嘉縣城濱河公園東南角的中醫夜市,一溜兒古色古香的攤位前排滿了長長的隊伍。自6月初起,每週五、週六晚7點至9點,該縣中醫院創新設置的“專家義診+療法體驗+非遺展示+食藥品鑒”四大板塊,中醫專家“化身”市集“攤主”解鎖問診新場景,“望、聞、問、切”,為群眾把脈問診、辨識體質,辨證開方、答疑解惑,普及健康知識理念。

  獲嘉縣中醫夜市現場特色中醫療法體驗區人氣最旺,不少群眾排隊前來體驗針灸、推拿、火龍罐等項目。“您這是典型的痰濕體質,平時可以多喝薏米茶。”獲嘉縣中醫院中醫師一邊為一名市民拔罐,一邊遞上一杯溫熱的薏米花茶飲。

中醫館“搬”進夜市 新鄉解鎖消夏新潮流

  充滿巧思的中醫藥産品攤位同樣人氣十足。中醫夜市現場展銷的中草藥手工香囊、應季養生茶飲、中藥手串、食藥同源産品等,將中醫藥元素巧妙融入日常生活用品,讓群眾在選購中把健康帶回家,感受“中醫藥就在身邊”的文化浸潤。

  衛輝市中醫夜市非遺養生茶攤位前,工作人員現場沖泡薄荷茶、玫瑰四物飲,講解藥食同源原理,讓健康也成為一種時尚。衛輝市人民醫院每週二、週四晚上開展的“健康夜市”活動,除了中醫藥傳統療法體驗,還提供健脾化食的中藥湯飲,甜度適中,很受小朋友、老年人的喜愛。

  每週五晚,封丘縣中醫院派出中醫專家團隊為市民提供免費中醫特色診療服務,醫護人員現場講解四季養生常識及“治未病”理念,並針對常見病、慢性病提供個性化健康指導。此外,夜市還融入發放中藥香囊、養生茶飲、中醫文創等特色禮品互動環節,深受群眾歡迎。

  新鄉鳳泉區市民文化廣場的“仲夏夜享康養”活動則將中西醫服務與生活場景深度融合,中醫康復科醫師團隊為市民中醫體質辨識,傳授日常養生保健小妙招。眼科醫師手持專業設備,為居民免費篩查視力、檢查眼底;內科、醫養結合中心、重症醫學科等醫師們則圍繞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多學科聯動,從用藥指導到生活干預,為患者構建起“中醫+西醫+康復”的全鏈條健康服務體系。中醫師們還現場帶領群眾練習八段錦、五禽戲等中醫養生操,在歡快的音樂聲中跟著節奏舒展身體,學習養生知識。

中醫館“搬”進夜市 新鄉解鎖消夏新潮流

  “大夫説‘冬吃蘿蔔夏吃姜’不是瞎講究,是順應節氣;喝綠豆湯要連皮一起煮,清熱解毒效果更好……”在鳳泉區中醫夜市聽完夏季養生常識,31歲的上班族劉靜笑著説,“以前總覺得中醫是‘慢功夫’,是看病抓藥。現在才明白,它教給我們怎麼和身體‘和平共處’的養生妙招,是惠及千家萬戶的生活智慧。”

  中醫館“搬”進夜市,不僅帶火了“治未病”的理念,更激活了周邊消費。“以前晚上愁客源,現在攤位前得排隊!”獲嘉縣濱河公園烤冷面攤主王曉華笑著告訴記者,中醫夜市帶來的客流讓每晚營收翻倍。數據顯示,圍繞中醫夜市形成的“5分鍾經濟圈”已帶動周邊30余家小吃攤、文創店日均增收超60%,形成“中醫診療聚人氣、周邊消費增活力”的良性循環。

  夜市添了“中醫味”,新鄉夏日更“養生”。如今的夏夜週末,中醫夜市成了新鄉市民新的“社交地標”——家長帶著孩子認草藥、學推拿;年輕人約著看體質、調作息;老人們湊在一起聊“藥食同源”。中醫夜市激活了群眾從“治病”到“防病”的健康覺醒,也讓傳統中醫藥文化在煙火氣裏活起來、熱起來。(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振傑 代娟)

編輯:蔣碩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