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製作:楊藍
國際在線河南消息(記者 張雨晴):7月20日,2025年的“三伏”大幕將正式開啟。作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濕氣最盛的時段,“三伏天”也是開展中醫特色療法的最佳時機,可有效預防冬季高發疾病。

兒童貼敷三伏貼 攝影 楊藍
7月17日早上九點,在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童傳統特色診療部大廳,帶著孩子的家長來來往往,電子屏滾動播放著三伏貼貼敷流程及注意事項,醫護人員正輕柔地為兒童貼三伏貼。

醫護人員正在調配三伏貼 攝影 楊藍
“對於小兒來説,有句話叫‘百病積為先’,孩子的生病情況和脾胃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我們在調配兒童三伏貼時,會適當增加一些調理脾胃的藥物。此外,為了增強兒童體質,除了常規三伏貼以外,我們科室還在伏前和伏後推出了加強貼。”兒童傳統特色診療部主治醫師佘悅説。
據佘悅介紹,對於體質虛弱、易受寒濕影響的兒童來説,貼敷三伏貼有助於增強免疫力,預防和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及部分消化系統疾病(如厭食、反復腹瀉)。

三伏貼 攝影 楊藍
對於冬天發作或者受涼後經常發作的疾病,在夏天特別是三伏天進行治療或者增強體質去除伏邪,從而預防疾病冬季發作,就叫“冬病夏治",屬於中醫“治未病"的範疇。敷貼三伏貼是“冬病夏治”特色療法中的常用手段之一。三伏貼配方以延胡索、白芥子、細辛等藥材為成分調配而成,主要分為呼吸貼、溫脾養胃貼以及清胃消積貼三大種類。

箱灸 攝影 楊藍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除了最常見的穴位貼敷,還有針刺、艾灸、穴位埋線等。針和灸是中醫針灸療法的兩個最主要的方法,其中針法主要用於疏通經絡、調和陰陽,適用於多種病症,灸法則更適合調理虛寒體質,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王慶波介紹説,“三伏天”將至,到醫院接受中醫診療的患者越來越多,高峰時期每日可達六七百人次。

正在做針灸的兒童 攝影 楊藍
中醫“春夏養陽、冬病夏治”的古老智慧,正以更科學的方式守護現代人健康。從貼敷到針灸艾灸,從藥物配方到穴位選擇,中醫以細膩的辨證思維和多樣的療法,為不同人群量身定制健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