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商城縣:産業豐收滿地金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8-12 11:05:12

  近日,在信陽市商城縣雙椿鋪鎮金寨村的芡實基地裏,村民們穿梭往來,嫺熟地采收著飽滿的芡實果實,指尖的豐收與臉上的笑容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生動的鄉村豐收畫卷。

  這片佔地200畝的芡實基地,已經是金寨村産業振興的“金名片”。以前,該地還是一片閒置灘塗。2021年該村通過精準招商,盤活閒置資源,引進種植芡實,當年便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萬元,讓曾經令村集體頭疼的“閒置地”蛻變為“聚寶盆”。

  “現在基地每畝能年産芡實300斤到400斤,一年能産4茬至10茬。”8月11日,金寨村黨支部書記張世全介紹説,産業創新推出了持續收穫模式,一畝地年純收入超6000元。

  此外,該村還巧借網絡種植能手力量,推進産業品質與效益的雙重躍升。2023年,潢川芡實種植流量達人王新剛參與芡實基地種植經營,引種光頭強”“蘇強”等優質品種,芡實果實的口感與營養價值顯著提升;針對不同消費場景,該村還適宜推出1斤、2斤、5斤等多規格包裝。

  據了解,芡實分為食用和藥用兩部分。為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延伸産業鏈,該芡實基地就近打造加工廠,把芡實精細拆分,藥用部分經過深加工後發往安徽亳州等地,食用果實經線上線下銷往信陽各個縣區。同時,基地每年帶動100余人次務工,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端穩“增收飯碗”。

  産業興旺的背後,是優質服務的堅實支撐。築好巢才能引來鳳,金寨村深諳此道。為保障芡實種植,村“兩委”主動牽頭流轉土地,整修1.5公里機耕路打通運輸脈絡,將20畝水面的大塘免費提供給種植戶使用,還協調解決2口機井建設難題,織密生産保障網。 這份“服務基因”更滲透在全村産業發展的方方面面。近年來,村裏累計維修産業基地道路4.2公里、整修大塘5 口、鋪設U型渠道2.3公里。

  “村裏申報建設的500平方米冷藏保鮮庫即將投用,可儲存生鮮2500立方米。”談到産業發展,張世全表示,村“兩委”的這項精準服務能為該村蔬菜種植、中藥材引種等特色産業拓寬銷售半徑,注入發展動能。

  如今的金寨村,從灘塗變良田到芡實等産業結碩果,實現土地利用率超90%,蔬菜種植、中藥材引種等9個代表性特色産業蓬勃發展,憑藉亮眼的發展成績連續三年獲評 “河南省五星村黨支部”。而這一成績,正是商城縣鄉村産業“多點突破、全域開花”的一抹亮色。

  立足優質山水的資源稟賦,商城縣以“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為抓手,構建起層次分明、特色鮮明的産業版圖:山區依託高海拔、多雲霧的生態優勢,建成高山茶基地,打造出“商城高山茶”區域公用品牌;丘陵地區聚焦瓜果産業,引種黃桃、獼猴桃等優質品種,打造了雙椿鋪鎮萬畝林果基地;灌河沿岸發展生態種養殖業,推廣“稻鴨共生”,蔬菜大棚種植;平原地區則穩步推進優質水稻種植……商城縣以特色産業為針線,串聯起資源、技術、市場等要素,既讓閒置土地遍地生金,更讓群眾在産業鏈上分享發展紅利。(文 洪曉燕 李靜)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