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縣區看發展|一副眼鏡“戴”出億元大産業
來源:新華網  |  2025-10-15 09:53:59

  新華網鄭州10月14日電(谷婷婷 王曉飛)近視鏡、遠視鏡、墨鏡……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中部國際視光産業園,一副副看似普通的眼鏡正以年産值3億元的規模,成為推動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新的新引擎産業亮點。從無到有、由弱變強,門類齊全的眼鏡産品不僅走進了千家萬戶,更遠銷海外。

  從無到有,打造中部視光産業高地

  走進寶豐卡特眼鏡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專注。鑼切、衝壓、電焊、注模、打磨、清洗……每一道工序都井然有序。公司總經理尚永超坦言,選擇寶豐,正是看中了這裡的優惠政策和完善的配套服務。“五年免租、‘鏈長制’等優惠服務,讓我他們真正實現了‘拎包入駐’。

解碼縣區看發展|一副眼鏡“戴”出億元大産業

圖為工人在為鏡片注入液態樹脂。

  作為一個傳統農業縣,寶豐為何會選擇眼鏡這一空白産業?“視光産業長期集中于沿海,中西部市場基本是空白,這是一個機遇,是對寶豐産業多樣性的一個有力補充。”寶豐縣委書記王代強説。

  2011年,寶豐縣引入寶視達集團,啟動中部國際視光産業園建設。如今,園區已匯聚11家視光企業,涵蓋鏡架製造、鏡片生産、電商銷售、物流供應等多個環節,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産業生態鏈。2024年,全年生産鏡架600萬副,生産鏡片260萬副,總産值實現3億元,納稅850萬元,帶動就業超1500人。

  “産業興,則縣域興。找準特色、精準發力,是縣域經濟破題的關鍵。”寶豐縣委書記王代強説,從一個傳統資源型縣,到如今擁抱高端製造和現代服務業,寶豐的轉型之路越走越寬。

  智慧製造,為視光産業插上“數字翅膀”

  通過引入智慧設備和數字化管理系統,寶豐的視光企業不斷增強了市場競爭力,改變傳統眼鏡製造的面貌。在河南寶視達視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數智化生産線上,機械臂靈活運轉,全自動磨邊機精準作業。一副眼鏡從原料到成品,需經歷200多道工序,而智慧化設備將誤差嚴格控制在0.01毫米以內。“目前我們日加工能力已達15000副,效率和品質實現了雙提升。”該公司加工訂單部經理金普志説。

  為了讓視光産業更好地站穩市場,寶視達集團在園區設立了河南精配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通過供應鏈執行系統,我們可實現1500家以上門店眼鏡加工裝配和物流日配能力,真正做到降低連鎖門店運營成本及風險。”河南精配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孫繼巍説,2024年,公司年産值實現1.5億元,納稅300萬元以上,帶動就業近200人。

解碼縣區看發展|一副眼鏡“戴”出億元大産業

圖為WMS智慧倉儲系統。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園區內的WMS智慧倉儲系統。在這裡,每一件貨品都擁有獨一無二的“身份證”,入庫、分揀、提貨全程由系統智慧調度,人機協同、燈光指引、地圖定位——科技讓物流變得高效而精準。該系統的應用使庫存準確率提升至99.9%,訂單處理速度提高3倍。

  內外並舉,小眼鏡走向全球大市場

  憑藉産能與技術優勢,寶豐眼鏡不僅暢銷國內,更遠渡重洋,打入歐美、印度等市場。在寶視達眼鏡城,陳列産品從基礎鏡架到防藍光、智慧眼鏡,産品種類不斷豐富、設計持續迭代升級。

解碼縣區看發展|一副眼鏡“戴”出億元大産業

圖為工人在為鏡片鍍膜。

  與此同時,産業鏈仍在不斷延伸。“考慮到視光産業發展的電鍍配套,也是為了輻射周邊裝備製造行業,我們上馬了河南表面處理産業園項目。”寶豐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森鵬説,該項目能滿足全縣視光産業當前和擴産後的電鍍需求,預計能為鏡架生産企業節約成本15%以上。

  從單一生産到視光服務全面佈局,寶豐正在構建一個更具競爭力和韌性的産業生態圈。

  “下一步,視光産業發展主要是擴量增質,我們將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把視光産業的規模擴大上去。同時,也要立足高端製造,逐步向集約、高效、綠色、智慧發展。”王代強説。

編輯:蔣碩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