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馬來西亞榴蓮、泰國龍眼、越南火龍果等東南亞進口水果搭上鄭州市民水果禮盒的“熱銷快車”。在位於河南鄭州的萬邦國際農産品物流城,産自天南地北的水果組貨後,源源不斷地分撥至西安、武漢等地。
萬邦國際農産品物流城是中國中部地區最大的農産品批發市場,年進口水果交易量約35萬噸,其中東南亞水果佔比約70%。這裡活躍的市場交易是河南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與東盟加速糧農合作的生動縮影。
鄭州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河南對東盟進出口達1091.5億元,東盟成為河南第一大對外貿易夥伴。這一趨勢在2025年仍在延續,前8個月雙方進出口達743.1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農産品進出口增長超過50%。

10月13日,觀眾在2025中國(河南)—東盟糧農合作發展大會展區參觀。新華社記者郝源 攝
搭乘“一帶一路”的東風,“中原糧倉”河南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市場優勢,努力實現“空陸數海”無縫銜接,社會物流成本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將中原腹地與中南半島緊密相連。
目前,鄭州至吉隆坡貨運航班已加密至每週7班,並開通了至新加坡、河內等東盟多地的全貨機航線;中歐班列(鄭州) 向南延伸,常態化開行至越南(河內)、老撾(萬象)的國際貨運班列,運輸時間比海運節省三分之二以上;依託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從鄭州快速空運到東南亞消費者手中。
打開互聯互通的大門,雙向投資與産業合作的步履同樣矯健。在河南,泰國正大集團深耕河南40年打通農牧食品全産業鏈條、新加坡豐益國際旗下益海嘉裏在河南投資超80億元;在東南亞,牧原集團在越南合作建設並運營總投資32億元的高科技樓房養殖項目、建龍微納泰國項目年産分子篩達到24000噸……

10月13日,觀眾在2025中國(河南)—東盟糧農合作發展大會展區參觀。新華社記者郝源 攝
10月12日至14日,2025中國(河南)—東盟糧農合作發展大會在河南鄭州舉辦,21個重大項目現場簽約。參加此次大會的印度尼西亞茂物農業大學校長阿裏夫·薩特裏亞表示,期待通過校際交流,促進雙方在農業技術領域開展更多合作。
隨著中國—東盟智慧農業綜合示範中心10月13日落戶鄭州農業發展集團下屬鄭州市黃河農場,河南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有了新抓手。鄭州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彩霞介紹,中心將聚焦農業産業科技創新、智慧農業技術應用、現代農業産投合作、人才交流與技術培訓等,打造“産學研用貿”一體化合作交流平臺。
“河南與東盟兩個‘糧倉’的握手,必將為區域的發展與繁榮注入充沛的能量。”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史忠俊表示,大會向地區乃至世界表明,中國和東盟各國政府和工商界堅定致力於加強農業合作、共同維護區域糧食安全的強烈意願和堅定決心。(記者李文哲、馬意翀、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