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雨、張熙雯、馬淑晴(從左至右)為河南隊獲得全運會女子10米氣步槍團體項目銅牌。記者 李悅 攝
10月18日,隨著10米氣手槍混合團體的金牌産生,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射擊步手槍項目在廣東射擊館落下帷幕。本屆比賽好成績不斷涌現,10人次在5個小項中超世界紀錄,21個省市獲得獎牌,充分展示中國射擊運動正迎來一個百花齊放的新時代。
作為河南競技體育的傳統優勢項目,河南射擊隊在本次比賽中收穫了女子10米氣步槍團體的銅牌以及三個第六名、一個第八名。雖然沒有金牌入賬,但對於正處於新老交替的河南射擊隊來説,他們依然還具備競爭冠軍的實力。“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張雨能起到老將的領軍作用,張熙雯和馬淑晴都是進省隊才一兩年的小隊員,這次能獲得團體銅牌,也能讓她們今後的成長道路更順一些。”在談到隊伍成績時,河南省射擊射箭運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聶長忠也坦言,這次各省市的出色表現,也給河南射擊帶來新的課題:如何在高手如林的競爭格局中,立足自身優勢找準定位,實現傳統強項的復興與突破?
在女子步槍和男子手槍項目上,河南曾有著深厚底蘊與輝煌歷史,中國亞運會的首金是由河南運動員蘇之渤在手槍項目上獲得,李金豹不僅3次獲得全運會冠軍,而且在亞運會手槍賽事中還實現衛冕,常靜在女子50米步槍三姿和女子10米氣步槍團體上為河南貢獻過3枚全運會金牌,何正陽與隊友攜手拿過全運會男子10米氣手槍團體金牌。一系列榮譽證明,河南選手在步手槍項目上始終保持全國一流水準。尤其是近年來,河南射擊開始在選才方面多點發力:“選星計劃”省市聯合選拔賽常態化開展,145名年輕射手同臺競技,通過年齡系數機制發掘後備人才;鄭州八一中學啟用省內首個校園專業光電射擊訓練館,全運會冠軍領銜教練組入駐,構建“基礎課程+社團活動+專業集訓”培養體系,讓射擊運動走進普通校園。
當然與一些全國射擊強省相比,河南射擊仍存在明顯短板:後備力量儲備不足,年齡結構不合理,中間層斷檔問題突出,項目整體發展不均衡,群眾基礎相對薄弱。在全運會等頂級賽事中,河南雖有尖子選手閃光,但整體競爭力與人才厚度仍需提升,這也是河南射擊找準定位謀發展的關鍵切入點。
實際上,中國射擊運動新的發展態勢,也督促各省(區、市)要積極思變。聶長忠就表示,未來,河南射擊應錨定“人才築基、體教融合、精準突破”的發展定位,在三個維度集中發力。“首先要深耕梯隊人才建設,我們要以‘選星計劃’為抓手,完善省市聯動選拔機制,擴大選材範圍。同時,建立教練員培養激勵機制,激發基層教練活力。”聶長忠告訴記者,浙江、安徽等省的成功經驗證明,射擊運動的推廣與體教融合有著天然的契合性。“在與鄭州八一中學的合作中,我們也不斷在總結經驗,如何在全省中小學逐步普及智慧光電射擊訓練,利用安全無實彈的優勢破除項目進校園的障礙。在校園裏開展智慧光電射擊訓練,既能培養青少年的專注力與決策力,也能構建‘校園選拔—地市集訓—省隊提升’的人才輸送通道,讓河南射擊項目的後備力量源源不斷。”對於河南射擊運動目前面臨的挑戰,聶長忠認為,必須聚焦優勢項目精準發力,在步手槍等傳統強項上持續深耕,借力科技提升訓練精準度的同時,充分發揮陳融雪、范紅濤、常靜等教練的豐富經驗,優化賽事備戰策略,打造更多能在全國賽場衝金奪銀的核心選手。
“射擊運動的百花齊放,既是競爭也是機遇。”聶長忠相信,只要持續錨定精準定位,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體教融合為路徑,以優勢項目為突破,河南射擊必將在全國射擊運動的蓬勃發展中,重塑傳統強項的榮光。(記者 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