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豫東門戶越來越開放(奮進的河南——決勝“十四五”·商丘篇)

智慧物流倉儲,貨物滿滿。

鄭徐高鐵上的列車與商合杭高鐵上的列車駛入商丘。 本版圖片均為商丘市委宣傳部供圖

聯通內外,跨越山海。交通,歷來是區域發展的命脈所在。
商丘是豫東門戶,是南來北往、東出西進的交通主動脈的交會點,不僅是河南第二大交通樞紐城市,更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家商貿服務型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承載城市、國家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中國快遞示範城市、中原—長三角經濟走廊先導城市。
今年8月中旬,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結合各地申報及專家評審情況,研究確定了河南省樞紐經濟先行區建設名單。河南省樞紐經濟先行區共6個,商丘樞紐經濟先行區為其中之一。
作為河南的“東大門”,商丘市通過不斷提升樞紐功能,持續推動産業升級,擴大對外開放,積極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實現高品質發展。
打通大通道 敞開中原腹地“東大門”
10月18日,雄商高鐵(商丘段)項目正在緊張有序地施工,一派火力全開的狀態。
雄商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京港(臺)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後將與徐蘭、商合杭等高鐵實現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商丘交通樞紐地位,延伸擴大商丘及河南的連結空間。
交通樞紐是城市發展的核心資源之一,也是城市崛起和繁榮最重要的支撐。
讓大交通打開開放大門,商丘市加快推進“公鐵水空”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全力提升交通樞紐能級,持續縮短商丘以及河南與全國的時空距離。
公路建設方面,陽新高速商丘段等8條高速建成通車。沿黃高速、蘭太高速即將竣工。省道314虞城張集至利民段公路改建,省道208國道343至連霍高速段等工程順利推進。
水運建設方面,沱澮河航運開發建設工程(河南段一期)永城段的68公里航道已基本完成,大青溝船閘和黃口船閘(含跨閘橋)已交工,5座公路橋建成通車。沱澮河航道是河南“一縱三橫”骨幹航道之一,永城港作為關鍵節點,建成後可直通淮河、長江,形成“豫貨出海、海貨入豫”的雙向通道。這意味著河南至長三角水運距離大幅縮短,每年可為腹地企業節約鉅額物流成本。
航空建設方面,商丘機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機場附屬工程開工,主體工程即將開工建設。預期目標,至2030年,商丘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將達9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將達3600噸;遠期至2050年,旅客吞吐量將提升至28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將增長至7800噸,補足河南航空港建設的完整性,促進全省航空經濟發展。
鐵路建設方面,商丘國際陸港一期建成投入使用,中豫班列(商丘號)成功開行,打通商丘至中亞、東盟等區域多國的國際物流通道。項目二期即將啟動,計劃建設8條鐵路專用線,開行商歐線路、中亞線路、商東盟線路、商日韓線路4條國際線路,打造以京九、隴海鐵路幹線為主幹,各地鐵路網絡為分支,連接國內10個省會城市、3個直轄市、5個沿海港口城市、2個鐵路重要節點城市共20個主要城市的“五定”班列貨運線路體系;商丘高鐵動車存車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依託該存車場謀劃建設的高鐵物流園正在開展前期工作,以此推動商丘高鐵快運發展,打造四省交界區域的高鐵快運組織中心。
當長三角一體化的浪潮激蕩淮海平原,商丘敏銳地捕捉到戰略機遇的交匯點,將自身發展置於全省大局中謀篇佈局,勾勒出“融入大戰略、培育大動能”的奮進輪廓,力求在更大範圍的競合中搶佔先機。
2025年,商丘將構建“東西南北海”全方位開放格局,加快建成連接貫通豫嚕蘇皖的區域強市。具體來説,“向東”是深化豫蘇毗鄰地區交流合作、對接長三角城市群;“向西”是融入鄭州都市圈擴容提質、對接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向南”是推進豫皖毗鄰地區交流合作、對接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向北”是深化豫魯毗鄰地區協同聯動、對接京津冀地區;“向海”是通過沱澮河航運通江達海,融入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善用大樞紐 激活經濟增長“新引擎”
當河南的“東大門”越發暢通,“朋友圈”越擴越廣,商丘借勢而為,發展樞紐經濟成為一項緊要的發展任務。
發展樞紐經濟,既是省委賦予商丘的重大機遇,又是商丘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課題。近年來,商丘市大力發展以現代物流業為代表的樞紐偏好型産業,推動形成特色産業鏈、創新鏈、供應鏈。
走進豫嚕蘇皖四省交界地區規模最大的商丘農産品中心批發市場,商戶、貨車川流不息。
“這個市場在全國範圍內擁有重要影響力,不僅是綜合農産品交易中心、集散中心、物流中心,同時也是全國農産品價格的風向標,2024年,市場交易額達到756億元。”商丘農産品中心批發市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更好地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市場正在實施擴建升級改造工程,建設商丘農産品冷鏈物流園,打造超大型國際農産品物流中心。
商丘農産品中心批發市場、商丘惠龍易通智慧物流等6家企業入選全省第三批物流“豫軍”企業名單。商丘郵政行業業務總量完成50.3億標準量,總量居全省第二。商丘被評為全國性郵政快遞樞紐承載城市。
此外,商丘擁有商丘、民權兩大保稅物流中心。今年1月至6月,全國保稅物流中心進出口排名中,商丘保稅物流中心位列第16,連續4年居河南省第一。今年8月份,該中心成功入選全國保稅物流中心試點綜合保稅區,成為全省唯一。此舉不僅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與國內外的經貿合作,更為河南積極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和連結世界打開了又一扇門。
2023年12月,河南省出臺加快實施物流拉動打造樞紐經濟優勢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及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樞紐經濟先行區”。佈局建設樞紐經濟先行區是我省的戰略考量,有利於以點帶面探索樞紐經濟高品質發展“河南範式”,加快建強樞紐經濟,發揮支點效應,鞏固提升河南省在全國的戰略位勢。今年8月份,河南省樞紐經濟先行區名單公佈,河南省樞紐經濟先行區共6個,商丘樞紐經濟先行區為其中之一。
據悉,“十五五”時期,商丘樞紐經濟先行區將積極推動基礎性設施補短板項目以及現代産業體系項目建設,努力打造豫嚕蘇皖四省接合部物流成本洼地城市、豫嚕蘇皖四省接合部最大中歐班列集裝箱陸港、跨區域協同聯動體制機制創新先行區、“交通物流+産業協同+數據賦能”區域性資源共享中樞,將自身建設成為商丘市乃至河南省樞紐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形成大産業 加速樞紐經濟乘勢騰飛
交通樞紐帶來的強大勢能,正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産業集聚的澎湃動能。
商丘集聚發展樞紐偏好型産業,通過強鏈補鏈延鏈完善産業鏈發展梯隊,推動交通物流網絡與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多鏈深度耦合,打造了食品、裝備製造、紡織服裝製鞋3個千億級産業集群和金屬冶煉、化工新材料等11個百億級産業集群。金剛石微粉出口量佔全國80%以上,培育鑽石年産量佔全國60%以上,鋼卷尺銷量佔全國85%,製鞋年産能3.5億雙,5個産業鏈入選全省最具競爭力産業鏈30強。
“各行各業都在不斷革新技術,提高效率。物流成本降低一個點,時間成本減少幾小時。永城市位於豫嚕蘇皖四省接合部,是河南銜接長三角和沿海地區的橋頭堡,緊鄰隴海、京滬、京九、鄭徐等鐵路幹線,連霍、永登、濟祁高速穿境而過。便捷發達的交通網絡,四省通衢的區位優勢,讓閩源鋼鐵一眼就相中了這裡,而且永城煤礦區是中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原料資源得天獨厚。”閩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吳天國説。
閩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永城市重點招商引資企業,是國家鋼鐵行業規範條件準入公告企業和國家級“綠色工廠”,豫東地區優質高強抗震耐蝕鋼材生産基地,也是河南省“三個一批”及省重點建設項目,有效填補豫東地區高性能熱軋卷板帶中高端鋼鐵産品空白,全力打造河南省區域性鋼鐵聯合體,為河南省鋼鐵行業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近年來商丘重特大項目攻堅和産業集群、擴量提質之路,是商丘樞紐優勢更好轉化為樞紐經濟發展實效的寫照。
力量鑽石科技中心及培育鑽石智慧工廠等研發中心、生産基地型項目,推動商丘産業鏈邁向中高端、成為關鍵環。落地建設長三角汽車零部件産業園、韓國藍星增程式發動機等項目,推動新能源汽車全鏈條建設、集群化發展。引入恒源鋁基新材料、神火涂炭箔等項目,加快發展高端化工新材料,延伸形成鋁箔、涂炭箔、電池箔産業鏈。
6月12日,中國中煤集團與河南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建設綜合能源基地基礎上,接續投資建設零碳産業園和新型“煤—電—化—新”多業耦合産業鏈。其中,總投資75億元的中國中煤·永城2×1000MW高效超超臨界火電項目于去年開工;總投資160億元的中國中煤·永城新能源開發暨儲能項目,于6月28日開工,建成後將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綜合能源基地。
負責項目建設的中煤永城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劉鵬飛介紹,目前項目正在加速施工,以確保2027年按期投産。該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河南省“煤炭+煤電+新能源”風光火儲配多能互補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對提升河南省新能源高品質發展水準,為河南省特別是豫東地區提供支撐性電源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以來,商丘車流、人流、物流加速流動,處處涌動著發展的熱潮。一個個投資規模大、産業質態優、帶動能力強的好項目、大項目在商丘紮下根來,在陽光雨露滋潤下,正孕育無限生機和希望。
雲衢星馳,萬商輻輳。商丘市聚焦“兩高四著力”,加快建設殷商文化起源地、四省交界協同區、豫東開放橋頭堡、樞紐經濟新高地,堅持以暢通的交通網絡吸引新産業紮根,以開放的樞紐優勢開啟發展新機遇,致力打造要素整合能力強、産業組織效率高、經濟輻射範圍廣的河南樞紐經濟先行區,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注入強勁動能。(記者 李鳳虎 劉夢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