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河南消息(記者 張雨晴):10月20日下午,由多家兩岸媒體記者組成的聯合採訪團走進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圍繞南水北調工程與淅川移民進行深入採訪,實地感受這一世紀工程背後的奉獻與擔當,見證水源地生態保護與民生發展的協同推進。

一渠清水北上 攝影 張雨晴
採訪期間,兩岸媒體記者先後走訪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及部分移民安置點。在中線渠首,記者們詳細了解了工程的宏偉規模、運行原理及其在優化中國水資源配置、保障北方用水安全中發揮的戰略性作用。面對北上的一渠清水,台灣自媒體人王裕慶興奮地説:“我看過一部電影《天河》,它講的就是南水北調工程的故事。當這個偉大工程就這樣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真正感受到了河南不僅農業發達,科技和水利也發展得很好。”

鄒莊移民新村集體種植的甜柿子樹 攝影 張雨晴
尤為引人關注的是,採訪團深入探訪了為工程建設而搬遷的九重鎮鄒莊移民新村,深切感受到了數十萬淅川移民“舍小家、為大家”的崇高精神,了解了移民們在新家園的生産生活狀況和地方政府的後續扶持政策。鄒莊村引進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和旅遊業,人均收入翻了兩番,村集體經濟收入從之前不足5萬元增至100余萬元。移民們從最初離鄉背井的不捨,到在新環境中紮根奮鬥、逐步安居樂業的歷程,給記者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據悉,為做好移民後續穩定發展幫扶工作,近年來,南陽市堅持就業扶持、産業培育一起抓,加快促進移民增收和村集體經濟壯大。截至2025年5月,南陽市南水北調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萬元,是搬遷前的5.5倍。

優美的生態環境 攝影 張雨晴

陶岔渠首樞紐 攝影 張雨晴

人民江山廣場 攝影 張雨晴

移民村街景 攝影 張雨晴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