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支付近了

來源:北京商報2017-03-14 09:08:44

  滴滴出行正暗中謀劃一步金融大棋。3月13日,有消息稱,滴滴出行將全資收購第三方支付機構一九付,曲線獲得支付牌照。雖然滴滴出行回應稱,滴滴出行將持續專注出行領域,並無進入支付行業的計劃,但在分析人士看來,市場消息並非毫無根據。不過,對於滴滴出行而言,佈局支付業務的阻力不小,不僅可能面臨騰訊、阿裏股東的阻力,另外,收購的一九付也面臨續期的問題。

  收購一九付在即

  市場也流傳出了具體的交易細節,據悉,此次交易價為4.3億元。目前,一九付正在辦理後續流程,業務、商戶也處於逐步關停和清退當中,預期7、8月時滴滴出行將正式接管一九付。

  相關信息顯示,一九付全稱為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是央企大唐電信科技産業集團下屬上市公司高鴻股份控股全資子公司,于2012年6月獲得央行頒發的互聯網支付業務許可,有效期至2017年6月26日。

  對於收購一九付的消息,滴滴出行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稱,“出行是支付交易的重要場景,滴滴出行一直和支付行業合作夥伴保持廣泛探討和交流。滴滴出行將持續專注出行領域,並無進入支付行業計劃”。在分析人士看來,滴滴出行並未正面否認該傳聞,市場消息也並非毫無根據。

  據了解,自去年以來,滴滴出行多次傳出正在與相關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牌照並購接觸。而此次傳出來的信息十分全面,關於收購標的、金額、交易時間均已被曝光。

  彌補支付短板

  在分析人士看來,無論是從佈局上,還是現實行動中,都能看出滴滴出行對支付牌照蓄謀已久。

  “滴滴出行肯定有對支付佈局的需求,支付作為商業交易過程中最重要一環,對現代零售、電商等行業的發展起到巨大作用,掌握支付就等同於是掌控了資金流和信息流。在此基礎上,支付企業積累了海量的交易數據和流量。企業通過對這些數據和流量的挖掘及應用,能夠自然衍生出如互聯網行銷、徵信等增值服務”,易觀金融分析師王蓬博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道。

  另外,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根據滴滴出行的支付操作,用戶訂單實時到賬,司機每週提現,會産生資金沉澱。

  有分析人士表示,對於滴滴出行而言,收購支付牌照不僅能將鉅額交易流水和資金留在自己體系裏,節省通道費,另外,沉澱資金也有一定的利息收入。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從滴滴出行自身業務發展看,支付並非是限制其主業發展的障礙,佈局第三方支付業務,更多地應該還是基於佈局互聯網金融業務的考慮。

  “就滴滴出行的主業來講,佈局第三方支付業務會新增一個支付工具,但對於改善乘車人支付體驗並無大的幫助。對其自身而言,佈局第三方支付有助於其建立獨立的金融賬戶體系,為利用其積累的出行信息佈局信貸、理財等業務奠定了基礎。”薛洪言進一步補充。

  完善互金佈局

  另外,滴滴出行圍繞汽車這個場景,已經進入了不少與汽車相關的金融領域,包括設立融資租賃公司、上線汽車消費金融産品等。

  據了解,去年3月, 滴滴出行透過香港子公司快富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全資子公司眾富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法人代表為滴滴出行創始人程維,監事為張博,滴滴打車聯合創始人兼CTO。之後,滴滴出行在App試駕車商城中上線了一款汽車消費金融産品——滴分期。

  薛洪言表示,設立融資租賃公司及上線汽車消費金融産品均屬於與其主業密切相關的金融多元化佈局,因而很容易在細分領域取得突破,站穩腳跟。此次滴滴出行佈局第三方支付,將彌補其缺乏金融賬戶體系的短板,為其整合內部現有金融業務板塊提供了基礎。後續,可以結合出行場景優勢,圍繞支付環節形成的資金需求和資金沉澱,上線餘額理財業務、試水小額消費金融産品等,助力其數據資源變現。

  王蓬博表示,滴滴出行佈局金融業務主要是想開展多維度的增值服務。在他看來,滴滴出行的主要優勢來自於其龐大的用戶數量和高頻的使用頻率和黏性。

  仍存兩大阻力

  不過,對於滴滴出行而言,佈局支付業務並非想像中那麼簡單。首先,一九付的互聯網支付牌照將在今年6月到期,能否獲得續展還是未知數。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按照續展相關規定,續展的前半年不允許進行股東變更,因此滴滴出行和一九付真正完成工商手續預計在今年下半年。

  此外,目前滴滴出行的用戶主要通過支付寶、微信支付以及銀行卡進行支付,值得注意的是,螞蟻金服、騰訊都是滴滴的投資方,有分析認為,滴滴獨立佈局支付業務使得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很受傷”。

  王蓬博表示,對於支付寶、微信支付來講,會減少一個高頻使用場景,交易量和數據積累都會受到影響。相對交易量來講,數據積累以及對高頻行業的把控力度降低是它們最不願看到的。

  滴滴的支付佈局是否會受到來自股東的牽制?王蓬博認為,“肯定會有阻力,但應該沒有排他性”。

  不過,薛洪言表示,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場的格局已定,且滴滴的場景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交易份額中佔比有限,再加上用戶的支付習慣已定,滴滴自身佈局第三方支付對這兩大巨頭的影響有限,應該也不會遇到來自股東的阻力。(北京商報記者 岳品瑜 劉雙霞)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