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企業理財市場 要靠互聯網金融?

來源:科技日報2017-03-20 09:25:14

萬億企業理財市場 要靠互聯網金融?

萬億企業理財市場 要靠互聯網金融?

數據新聞 非金融企業可投資金融産品金額預測(萬億元)數據來源:蘇寧金融研究院

  

  這塊巨大的‘蛋糕’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並未受到太多企業瓜分。 現在,企業理財還處於萌芽階段,雖然這個市場很大,但目前的配套服務卻不能完全匹配。下一步,誰會從中受益呢?

  “理財産品需要嗎?”這不是普通人接到的推銷電話,而是最近武漢市的很多中小企業家都可能被銀行行長問到的問題。最近,武漢市開展了百名行長聯繫企業活動,進行一對一服務。企業閒置資金這個龐大的市場終於漸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雖然“資本寒冬”一冷就是這麼長時間,但並不代表圈子裏沒有“星星之火”。據報道,中國每年依然有9000億上市公司資金流向企業理財市場。

  這筆賬很容易算,企業如果將閒置資金存到銀行只能獲得2%左右的年化收益;如果投到專門的企業理財平臺,平均可以收到4.5%左右的回報。

  要説幾年前,銀行理財産品或許是各大企業投資理財的主要對象。但隨著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下降趨勢明顯,企業的投資理財方向勢必有所轉向。

  轉向哪?就像當年互聯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改變這個世界一樣,在如今的企業理財市場,互聯網金融的影響力則不容小覷。而且經歷一段野蠻生長後,互聯網金融去年迎來有史監管最嚴的“整風運動”。去年8月24日,銀監會等多部委聯合發佈了《網絡借貸信息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互聯網金融逐漸走向合規,無疑企業在選擇理財産品時吃了一顆定心丸。

  萬億級巨大市場待挖掘

  企業理財近年來一直呈現增長趨勢。從國家工商總局2016年發佈的“十二五”全國企業發展情況報告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擁有超過2000萬家各類型企業。也就是説,在經營允許的情況下,企業只要有閒置資金,就會有投資理財的需求。

  據人民銀行統計,僅2016年全年,非金融企業存款就增加了7.25萬億元。“這部分存款的增加,可以理解為當年非金融企業大致的新增理財規模。”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副會長、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

  此外,根據WIND金融的數據,2016年有767家上市公司購買了包括銀行理財、結構性存款等各類存款、證券公司理財産品、私募、信託、基金專戶以及逆回購等理財産品,總金額達7268.76億元,兩項數據分別較上年增長23%和39%。“雖然上市公司的理財行為不足以概括企業理財市場,但是也反映了企業理財市場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周治翰説。

  然而這塊巨大的“蛋糕”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並未受到太多企業瓜分。企業金融服務機構中子星創始人兼CEO張鵬對此分析認為,一方面,很多企業對於資金管理的意識很薄弱,沒有意識到年化4%的額外收益對企業能有多大幫助。另一方面,傳統的銀行理財等收益比較低,如果企業想要更高收益,人力和技術手段又有限。企業的財務、會計等不懂複雜的金融資産性質,也不知道該怎麼操作。

  考慮到大中型B端企業與中小型企業的資産規模、風險承擔能力存在差異,張鵬將服務分為並行的兩條線:一條面向大型企業,成立資産管理公司“聯海資産”,用傳統金融的形式為銀行、券商、央企等大型企業提供“管錢”業務;另一條線則是成立企業金融服務平臺“企明星”,服務中小型企業。

  “以‘企明星’最高年化5.18%的企業活期理財為例,100萬元1個月可獲得4000多元的收益,對於中小企業來説,可以用來組織員工活動、多租用一個工位等等。如果投入300萬元,一個月的收益可以多雇傭一個員工。”張鵬説。

  “小荷才露尖尖角”

  很多企業的財務部門對企業閒置資金的理財管理沒有動力。如何激發企業的理財需求,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是企業和理財機構共同面臨的問題。

  經濟學家宋清輝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首先需要企業主提升自身對企業理財的認識,其次是銀行應著力發展理財直接融資,把多種多樣的企業融資需求和快速增長的社會投資需求有效地對接起來。提高金融市場效率和完善金融體系。資金是企業的血脈,不能夠等到企業急用錢的時候,才想起企業理財這檔事。”

  周治翰則認為,企業理財還處於萌芽階段,雖然這個市場很大,但目前的配套服務卻不能完全匹配。

  “現在的企業理財市場有點像六年前的個人理財,剛剛覺醒,互聯網化度不高,定制化服務就更少了,對企業多元化的需求尚不能滿足。因此,提升企業理財的服務能力是激活市場需求的關鍵。另外,在企業理財基礎設施階段,還需要不斷優化企業在開戶、轉賬、操作、投資回款等方面的體驗。”周治翰説。

  互聯網化企業理財優勢凸顯

  萬變不離其宗,在開拓企業理財客戶時,有幾個因素是相輔相成的:豐富的資産、紮實的風控、規範化的運營、良好的客戶基礎等。

  以開金網為例,去年10月,國開行旗下互聯網金融平臺開鑫金服順勢推出開金網,為企業提供定制化理財業務。僅僅兩個多月,開金網累計扶持的企業類型涉及農林牧漁業、水利環境公共設施業、建築業、製造業、批發零售業、技術服務業等多種業態,主要是滿足企業一年期以內的流動資金需求。截至2017年1月底,開金網企業理財累計成交額超過10億元;企業理財客戶超過40家。目前,開金網一年期企業理財産品的投資收益約6%—6.5%。

  周治翰表示,安全的優質資産、穩健的收益、良好的流動性和優質的服務,是企業理財客戶比較看重的關鍵點。而這些方面,正是互聯網化的企業理財優勢所在。

  “例如,企業理財客戶可以通過網絡,充分了解産品的資産狀況及全方面信息,直接獲得客戶經理的專項服務。同時,由於互聯網化的企業理財中間環節較少,收益率通常要比傳統企業理財産品更高。這些因素都大大提高了互聯網化企業理財産品市場競爭力。”周治翰説,企業客戶也很看重平臺的風控和運營能力。例如,企業有專業的財務、法務等人員,有明確的投資風險偏好,在投資前會仔細查看所投資産的詳細信息、信用結構、産品規範性等。

  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認為,互聯網金融平臺在産品靈活性上有優勢,投資比較靈活、變現比較靈活;他們運用信息網絡技術開展業務,物理網點的成本比較低,相對傳統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低,所以理財産品的收益相對高,有助於實現企業理財收益最大化。

  不過,互聯網金融平臺要獲得企業信任,把企業的閒散資金拉入平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企業類型很多,互金平臺需要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區域的企業開發個性化的産品,不要用企圖一種産品包打天下。”

  據清暉智庫統計,中國企業理財的市場總體規模接近15萬億元。但相較于個人理財市場趨於飽和而言,企業理財因為沒有充分互聯網化,目前還是一片“藍海”。對企業本身而言,最核心關注的還是安全,其次才是收益和流動性。因此提供企業理財服務的平臺勢必也會將安全性視為第一要務。例如,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中子星“企明星”的産品託管在第三方券商,同時與託管券商做了大量的溝通,創新地實現了T+1日申贖,滿足了企業對資金安全和流動性的要求。

  “企業理財只是企業金融需求的一個方面,未來還可以開發出更多場景,為企業的生産經營服務。這是金融反哺實體經濟很重要的表現。”張鵬説。(記者 史詩)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