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高品質發展沃土——解碼長春新區營商環境“升級版”
來源:吉林日報  |  2021-03-22 08:36:36

  原標題:厚植高品質發展沃土——解碼長春新區營商環境“升級版”

  幾天前,長春希達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收到“意外之喜”——長春新區負責人主動找上門,為企業送來100萬元“免申即享”惠企政策資金。“我們沒有填過報表,也沒有跑一步路,‘真金白銀’就送上門來,太意外了。”公司負責人王瑞光感慨地説。

  如何進一步提高服務水準和工作效率?如何從體制機制上破解發展難題?長春新區新年伊始全面深化改革,以35項實打實的改革舉措,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作為迎接挑戰、積蓄優勢、贏得未來的“制勝法寶”。

  35項舉措升級營商環境

  2017年末,長春新區在吉林省率先實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在這項改革的引領撬動下,新區經濟體制、營商環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改革穩步推進。“我們緊緊抓住‘最多跑一次’改革這個牛鼻子,一步緊似一步,使營商環境一年上一個臺階。”新區負責人表示,2021年推出的35項改革舉措是營商環境改革的“升級版”,具有首創性和獨創性。

  在綜合經濟與營商環境領域,搭建醫藥健康産業創新服務平臺、打造“環吉大雙創生態圈”、推行政務服務事項告知承諾制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改革;在民生與社會事業領域,出臺保障困難群眾合法權益“四步工作法”、探索“國企辦園”模式、建立新區特色新型醫療聯合體等;在城市建設管理領域,推進工業項目公用配套設施建設改革、推行低風險工業類項目先證簡(減)圖改革……

  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

  營商環境“升級版”推出後,長春新區“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很快落地,涵蓋科技、金融、人才等領域。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直接獎勵,不需要企業層層申報。“新政”的施行,打通了惠企政策在新區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2021年初,希達電子研發中心成功獲批國家技術中心,符合新區“免申即享”中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獎勵的政策條款,企業“坐在家裏”就直接享受政策。“長春新區施行的‘免申即享’惠企政策由企業‘上門找政策’變為政府‘上門送政策’,節省企業大量人力物力,助力企業發展。”在接到獎勵支票那一刻,王瑞光特別感動。

  新區科技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強與企業的密切聯繫,關注國家和省市政策動向,確保符合條件的企業應納盡納、應享盡享,第一時間把獎勵兌現到位。

  對標國家評價指標體系找不足

  離一流營商環境還有多遠?長處是什麼?短板在哪?為進入國家級新區營商環境“第一方陣”,長春新區近年來對標國家評價指標體系找不足、補短板。以今年下發的營商環境“升級版”為例,涵蓋5方面的60條改革舉措含金量都很高,一系列政策“大禮包”和真金白銀的“加油包”,保障了企業實現新年開門紅。

  在省市率先推出“政務服務驛站”“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等舉措,一些改革被列為全省試點;形成涵蓋産業升級、科技創新等方面的“8+3”政策體系,有效解決了企業生産經營困難和問題551件;聚焦關鍵環節,加快推動營商環境各項工作提檔升級,通過創新惠企政策,最大程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企業疫後重振,形成穩企安商的最優環境支撐。

  同時,加快與省市協同共建知識産權運營服務中心,為創新主體、市場主體提供“一站式”知識産權綜合服務,打造全國知名的“知識産權生態小鎮”;聚焦親商富商提升人文環境,創新打造企業問題“我來辦”“惠企通”服務企業平臺等新型服務品牌,拓展提升“高管微信群”“企業家座談會+沙龍”等已有特色服務品牌,為企業提供問題“主動辦、包保辦、快速辦”服務。  

  從用戶體驗開始“再出發”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長春新區從不滿足現狀,一直在從用戶體驗出發,向營商環境國家級新區第一方陣精準發力。“我們對標全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加快形成優環境、抓投資、促發展的強大合力。”據新區負責人介紹,他們在全省率先推出“創新券”,發放資金5000余萬元,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680戶。圍繞強化企業上市服務,推動上交所資本市場服務吉林省基地落戶新區,累計培育上市企業1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25家。圍繞引才聚才,創新推出“長白慧谷”英才計劃、新區獎學金、特殊人才“編制池”等改革,集聚各類人才近6萬人。

  久久為功爭一流,百尺竿頭再競發。今年,長春新區聚焦關鍵環節,提出用“硬舉措”進一步提升“軟實力”,以營商環境“升級版”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立足“十四五”新起點,新區將加快推動營商環境向國家級新區第一方陣邁進,以改革工作新成效開創發展新局面,推動集約化、內涵式、高品質發展走得更穩、走得更遠。(徐微 吉林日報記者 李抑嬙)

編輯:陳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