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黑土地“加油”——且看長春市“藏糧于技”
來源:吉林日報  |  2021-04-12 11:28:14

  原標題:給黑土地“加油”——且看長春市“藏糧于技”

  黑土地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是最適宜農耕的土壤。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推廣保護性耕作模式,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作為國家糧食主産區,長春市擁有廣袤的黑土地,總耕地面積超過130萬公頃。長春市用佔全國1%的耕地,生産了全國1.6%的糧食,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為了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近年來,長春市通過配套實施保護性耕作等技術“藏糧于技”,2020年推廣面積達到750萬畝,2021年預計將達1000萬畝。同時,通過研製新機具、推出新技術、探索新模式,穩定提升黑土地綜合生産能力。

  秸稈做“被” 大田添“勁”

  “今年,我們合作社的秸稈將繼續還田。”驚蟄過後,農安縣三崗鎮亞賓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常亞賓開始為春耕做準備。合作社2021年流轉耕地170公頃,託管耕地560公頃,計劃全部採用玉米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技術。

  “用秸稈給土壤做‘被子’,地更‘有勁兒’了。”常亞賓算了一筆賬,用了這項技術,每公頃土地少施化肥200公斤左右,糧食增産500余公斤。

  秸稈還田是保護黑土地的重要措施之一。為加快推廣玉米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技術,從2011年開始,長春市每年都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予以重點支持。2018年,長春市又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支持該項技術的推廣。從2016年開始,長春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建立了100個100公頃以上的示範點,覆蓋全市所有鄉鎮。

  這項技術為黑土地帶來了怎樣的改變?大量的秸稈根茬還田,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據榆樹市測算,玉米保護性耕作年可增加土壤有機質0.02至0.06個百分點。榆樹、農安在秸稈還田兩年以上的地塊可以觀察到蚯蚓,增加了土壤生物多樣性,提高了土壤品質。

  搭配“營養餐” 土地“減肥”

  近日,九台區興隆街道閆家村種糧大戶王志千收到了2021年的施肥卡。“我家的地咋施肥、施多少肥,上面寫得清清楚楚,我按照施肥卡買肥料就行了。”

  雖然是個“老莊稼把式”,但王志千過去一直不懂科學施肥。“以前覺得化肥用得越多越好,就鉚勁兒往地裏上肥。”以往,王志千和很多農民一樣,過量施用化肥,“沒想到化肥用量上去了,但玉米産量卻沒上去,土地還越來越‘沒勁兒’了。”

  過去一段時間,氮、磷、鉀、中微肥等多種肥料混合施用是農民施肥的主要方式,過量施肥現象嚴重,耕地的各種屬性也隨之發生了改變。為了引導農民科學合理施肥,長春市近年來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長春市各縣(市)區陸續承擔了國家測土配方施肥項目,通過土壤樣品檢測,為農戶提供肥料施用的最佳比例和用量數據,並指導農民增施有機肥,促進土壤養分均衡,遏制耕地貧瘠化。

  除了測土配方,長春市還大力推廣深施肥技術,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新型緩控和長效肥料使用面積佔比已超過70%,降低了化肥對地下水及地表水源地的污染壓力,達到了保護黑土地的效果。

  “海綿田”蓄水 土地不再“渴”

  “我家這塊‘海綿田’每公頃比2019年增産了1000公斤,全靠這些混在土地裏的黑色顆粒。”榆樹市恩育鄉農民王鐵夫通過視頻直播向其他鄉的農民介紹增産秘訣。原來,“海綿田”裏的黑色顆粒是一種有機高分子材料,由有機質、超微礦物質等組成,能讓土地獲得更強的蓄水、保墑、保肥等能力,同時高産穩産。

  “過去這塊地板結得厲害,要澆很多水才能讓作物根部吸收。”2018年,恩育鄉農業推廣站高級農藝師劉光瑞將吉林農業大學聯合多家科研院所共同研發的新産品——旱科威“海綿田”技術帶回了恩育鄉。“這個黑色顆粒和海綿一樣,埋進土裏後,可以把平日裏各種來源的水吸收儲存起來,形成‘微型水庫’,增加土壤含水量。”

  2020年,王鐵夫家試用了“海綿田”。秋收時節,他家的兩片玉米地有了鮮明的對比:“海綿田”的一側,土壤鬆軟、籽粒飽滿,經歷了幾場颱風也很少有倒伏;另一側,玉米部分倒伏,葉片發黃,果穗普遍小。通過測算,“海綿田”平均增産12.4%,最高的可增産30%。

  劉光瑞介紹説:“保護性耕作從表土改善黑土,‘海綿田’從根部改善,再也不怕降雨分佈不均了,黑土層增加得更多更快。”2021年恩育鄉將在保護性耕作的土地上使用這項技術,可起到“1+1大於2”的效果。

  改良弱鹼地 變身高産田

  備耕時節,農安縣三崗鎮永遠村農民劉恩海來到自家農田,計劃著今年如何增收。“去年綠色水稻的收成讓我挺意外,每公頃增收5000元左右,今年我打算多改種幾畝水田,將種植面積擴大到4公頃。”

  此前,三崗鎮主要以種植玉米為主,但受困于弱鹼土質,産量一直不高。長春卓然農産品有限公司因地制宜開發建成了水稻種植基地,並致力於周邊土壤和農田的改造,許多農戶因此嘗到了水稻種植的“甜頭”,紛紛將旱田改造成水田。

  旱田改水田僅僅是第一步,關鍵是要將其變成高産良田。“我們在弱鹼地上種了280公頃綠色水稻,都是‘喝’泉水長大的。”基地負責人趙柏忠説,將活水引入農田,可以不斷弱化土壤的鹼性,增加土壤肥力,使根系環境適合水稻生長,産量穩定、抗低溫、抗倒伏。

  幾年來,該基地先後改造弱鹼地塊近百公頃,建水渠、引活水、修耕道……通過耕地改造和“旱改水”耕地品質提升,建成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弱鹼良田,土地效能越來越高。(吉林日報記者 孫翠翠)

編輯:陳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