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長客 從追逐到領領跑跑
來源:吉林日報  |  2021-04-30 09:49:23

  原標題:中車長客 從追逐到領領跑跑

中車長客 從追逐到領領跑跑

2007年,動車組引進消化吸收成果——時速250公里動車組CRH5型動車組下線

中車長客 從追逐到領領跑跑

2017年,“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正式上線運行

中車長客 從追逐到領領跑跑

2017年,中國自主研發的軌道客車首次進入美國市場,波士頓橙線地鐵首列車下線

中車長客 從追逐到領領跑跑

2019年12月,復興號京張高鐵智慧動車組上線運營

中車長客 從追逐到領領跑跑

能夠在零下40攝氏度高寒氣候下運行的CRH380BG動車組在哈大高鐵運營

  4月的長春,欣欣向榮。

  明媚的春光裏,走進中車長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長客”),在轉向架製造中心焊接一車間裏,幾位年輕人正在焊接,焊槍在金屬部件上劃出一道道漂亮的火花。

  別看他們年輕,這個小團隊可了不得。他們是中車長客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焊接技能小組。組長王善更告訴記者,他們正在試製焊接一款新型材質的高鐵列車轉向架,已經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如果能夠再進一步,他們的課題將實現一項重大技術突破,並能進一步提升中國高鐵列車的技術含量與運行性能。

  作為中國軌道客車的搖籃,如今中車長客已成為世界先進的軌道客車生産基地。多年來,中車長客開拓進取、創新發展,從成立之初的長春客車廠,發展為擁有18家分子公司,具備年産1500輛動車組、3500輛城市軌道車輛、600輛普通鐵路客車以及年檢修2400輛動車組和1000輛普通鐵路客車能力的軌道客車産業巨頭。

  60多年來,長客人用自強不息、永不放棄和勇於開拓的精神擦亮了中國製造的“金名片”。

  自強不息:從無到有的中國地鐵車輛製造事業

  住在長春市青年路中車長客老廠區附近的居民都知道,老客車廠裏面有一條鐵路環線,是用來做新車試驗的。幾十年來,這個神秘的廠區裏面跑著各式各樣的“小火車”,吸引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們充滿好奇的目光。

  在當下的中國,時尚快捷的高鐵列車已經駛入人們的生活,地鐵也早已不是一線城市的專屬,近年來國內許多二三線城市掀起了修建地鐵的風潮,作為常用的公共交通,在城市裏生活的市民眼裏,地鐵車早已司空見慣。

  好奇試驗線上“小火車”的人不多了,而這條至今仍在使用的廠內環形地鐵試驗線仍肩負著它的使命。2019年4月,來自以色列的客戶在中車長客參加為以色列輕軌項目研製的首列車下線儀式。試乘之後,他們連稱:“Nice!(好!)”。“這是‘中國製造’100%低地板列車首次出口發達國家,車輛的設計製造過程由歐洲高級顧問公司和監理,按照歐洲標準進行安全評估,設計同時滿足歐洲通用標準和以色列標準。”中車長客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于青松介紹説。

  多年來,這條試驗線上誕生過許許多多車型,接待過數不清的國內外客戶業主。但這條試驗線在數十年前,是由長客人手提土籃、肩扛枕木一點點修建起來的……

  1954年中央決定修建地鐵,於是決定在長春建立軌道客車製造廠,該項目也是國家“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一。

  1962年,北京市開始興建新中國第一條地鐵。地鐵車輛製造的重任落在了長春客車廠(中車長客前身)的肩上。限于當時的條件,很多參與地鐵車輛研發工作的人員甚至連地鐵是什麼樣子都沒有見過,更別提找現成的圖紙來借鑒了。

  “沒有圖紙,我們可以參考鐵路客車的設計思路;沒有工藝資料,就一邊設計工藝裝備一邊總結經驗……”中車長客第一代地鐵設計師馮伯欣對地鐵列車研製的艱辛仍記憶猶新。

  1969年10月1日,在新中國成立20週年之際,第一輛地鐵機車從北京古城站向東駛出,中國第一條地鐵由此誕生。

  北京地鐵起初並不對外開放,但可以憑單位介紹信領票參觀,工作人員也都經過嚴格篩選。多年後,正式運營後的地鐵票價定為一毛錢,這在當時並不便宜。

  儘管與今天相比,當時的列車有許多不足,但從那一刻起,中國終於有自己的地鐵車輛了!從零到一,從無到有,是偉大的突破。在隨後的40多年,中車長客為我國各大中城市發展地鐵和輕軌事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很多城市都有中車長客製造的地鐵身影,國內市場佔比超35%。近十幾年來,中車長客的産品更是出口到美國、澳大利亞、以色列、巴西、泰國、沙特、新加坡、新西蘭、阿根廷、埃塞俄比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車數量累計超過9000輛,簽約額超過120億美元。

  如今,地鐵已經成為許多城市裏司空見慣的出行方式,人人都可以享受地鐵帶來的經濟實惠和舒適快捷的出行體驗。也許,很多人都不曾留意搭乘的列車上那一行小字“中車長客製造”,但時代註定會銘記中車長客的豐功偉績。

  永不放棄:厚積薄發撐起祖國軌道客車産業的脊梁

  三四十歲以上的中國人都知道,綠皮車曾經一度是鐵路客車的代名詞,而對於沒去過一線城市的人來説,地鐵車幾乎只能在影視作品中了解。至於現代感十足的高速動車,就算在上世紀90年代,很多人也只在電影中見識過。而那時,法國高鐵車和日本“新幹線”已經運營了數十年了。

  曾經誕生中國首列地鐵車的長客到哪去了?原來,步入上世紀80年代中期,長客的地鐵車輛製造能力受發展所限,連續多年零訂單,經歷了一段漫長的寒冬歲月。

  做下去,還是放棄?在這樣的形勢下,地鐵研發何去何從,是擺在長客人面前的一道難題。當時長客的決策者們敏銳地意識到,未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交通矛盾突出,地鐵必將大有發展。

  在沒有任何訂單和項目的情況下,長客人沒有削弱地鐵研發的力量,而是堅持進行投入,搞自主研發,跟蹤世界各國地鐵開發情況,組織人員出國學習,並成立了國內第一個專業的地鐵研究機構——地鐵研究所。

  正是這種堅持,使長客保住了地鐵研發的“火種”,為日後參與國際競爭積蓄了能量。隨著我國大力推行改革開放以及現代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迎來了地鐵事業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而此時很多跨國公司也看好了中國市場,大舉搶灘登陸。由於技術上的成熟,國外跨國公司最初取得了競爭上的優勢,很多國內地鐵都引進了國外的産品。

  這種引進也使國內企業嘗到了技術上受制於人的苦頭。一些從國外買進的整車,輪對需要經常更換,而這種輪對只能由整車製造企業配套,更換一次輪對的價格相當昂貴。此外,國內企業有需要解決的問題,若是不巧遇到了國外企業的節假日,任你多麼急需解決的問題也需要等到對方上班才能進行,中國鐵路的快速發展等不起!

  “沒有自己的成熟技術,就意味著永遠受制於人。”這種現象深深刺痛了長客人,也堅定了他們搞自主創新、振興民族工業的決心。

  挑戰中蘊含著機遇,長客人經歷了無數個不眠的長夜與無盡的探索,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國內第一”,填補了一個又一個國內技術和産品的空白。多年來,長客搭建了動車組、城鐵客車、鐵路客車三大系列産品平臺,在平臺基礎上研製開發了一系列新産品。

  他們研製開發了國內第一輛鐵路客車(1959年)、國內第一列動車組(1989年)、國內第一列鋁合金高速車(2001年)、國內第一列出口雙層動車組(2006年)、國內第一列高速綜合檢測車(2009年)、國內第一列高速高寒動車組(2012年)以及國內第一列地鐵車(1969年)、國內第一列磁懸浮列車(2001年)、國內第一列不銹鋼地鐵車(2003年)、國內第一列跨坐式單軌車(2004年)、國內第一列低地板車(2006年)、國內第一列出口低地板車(2010年)……

  這一系列的紀錄,使長客人完成了我國軌道客車製造技術的跨越。

  2019年,一列“無人駕駛+全碳纖維車體”地鐵車,在長春軌道交通展亮相。“這是中車長客為國家科技部《下一代地鐵車輛技術研究及示範應用》項目所研製的最新型列車,它從關鍵系統到客室內部都應用了諸多最新科技,代表了我國地鐵技術發展的最高水準。”中車長客股份公司地鐵設計師齊玉文告訴記者。

  記者目睹了這列充滿“未來”“科幻”色彩,卻又觸手可及的地鐵車。它不僅讓人們看到了中車長客人永不放棄、開拓創新的精神,更讓世人知曉我國的軌道客車産業“接軌世界、牽引未來”的夢想已然成真。

  走向世界:分享“中國經驗”輸出“中國技術”

  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是中車長客在堅持自主創新基礎上的一個發展戰略。通過多年的自主創新,中車長客已經擁有了自主的知識産權,培育了製造及研發能力,使以中車為代表的我國民族城軌車輛工業的基礎更加堅實,也使中國城軌車輛研製企業有了與世界先進企業同臺競技的實力。

  2009年,中國第一列出口發達國家的雙層不銹鋼客車——澳大利亞不銹鋼雙層動車組在中車長客下線,由此,中車長客逐步實現了由配件出口到整車出口、由中低端産品到高端産品、由欠發達市場到發達市場的轉變;

  2010年,中車長客為泰國曼谷提供48輛地鐵列車,整車設計滿足歐洲最高標準,中車長客的設計師們為高溫高濕的泰國量身定制了空調系統,該車深受當地乘客的歡迎與喜愛,在泰國贏得了良好的聲譽;

  2014年3月1日,號稱“最結實的城鐵”的地上電動車組EMU從吉林起運,經過80天海上“漂流”終於抵達西南半球的巴西,這款“madeinChina”的地鐵車帶領著世界各地的球星和球迷前往裏約馬拉卡納球場參加或觀看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

  2014年8月26日,中車長客製造的現代有軌電車首次開往“非洲屋脊”,這是中國首列“高原現代有軌電車”,列車服務於埃塞俄比亞及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首條開通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自1969年研製第一代地鐵車輛開始,中車長客經過原始創新、産品出口、品種拓展、集成創新、深化創新、自主創新六個階段的發展,始終引領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的技術進步,是國內唯一能夠生産全部8種類型城鐵車輛産品的主機廠,也是國內唯一一家掌握高寒地鐵技術、單軌技術、100%低地板車輛技術、市域車技術的主機廠。

  從手提土籃、肩扛枕木修建客車試驗線,到製造出舉世震驚的磁懸浮客車,中車長客用40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100餘年的研製和開發歷程。中國高鐵的快速發展更讓世界驚嘆不已,很多國外專家將其視為奇跡。

  中國創新打造“中國標準”,中國技術跑出“中國速度”。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中車長客以民族品牌的崛起,為全球軌道交通提供“中國方案”,分享“中國經驗”,輸出“中國技術”,打出了一手漂亮的偉大復興“中國牌”。(吉林日報記者 孫寰宇 通訊員 金萬寶)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編輯:陳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