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雙陽:從“量”到“質”的飛躍
來源:吉林日報  |  2021-06-10 14:53:28

  原標題:長春雙陽:從“量”到“質”的飛躍

長春雙陽:從“量”到“質”的飛躍

國信康養綜合體項目將有效推動雙陽健康養老産業發展。

長春雙陽:從“量”到“質”的飛躍

雙陽區發展多年的金冠電氣現已成功上市,發展前景廣闊

長春雙陽:從“量”到“質”的飛躍

雙陽區積極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以作風建設的實際成效贏得企業和群眾信賴。

長春雙陽:從“量”到“質”的飛躍

紅星夢吉林等帶動力強的優質項目,正在引領雙陽綠色轉型。

  編者按:

  從“現代化山水型新城區”“雙輪驅動、轉型升級”“宜居宜遊宜興業”“打造三城一區、建設幸福雙陽”到“打造美好雙陽,建設長春城市副中心”,二十餘年積澱,今日雙陽,芳華綻放。

  特別是雙陽區五次黨代會以來,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從嚴治黨為保障,促進經濟與生態、城市與鄉村、發展與民生良性互動,在長春現代化都市圈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全面開啟了建設長春城市副中心的新征程。

  今年是建黨100週年,站在活力發展與美好未來的全新時空坐標之上,雙陽區把黨史學習教育、作風建設融入發展的每一步,展現新作為,彰顯新擔當,點燃了全區人民共創美好生活的激情。從今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全面展示美好雙陽發展的生動實踐。

  雙陽收穫了發展的一系列“質變”——

  五年三次在長春市績效考評縣域組中獲得第一名,縣域綜合實力由2015年的吉林省第19位躍升到目前的第6位,實力不斷躍升;

  金冠電氣成功上市,東南熱電並網發電,吉通機械産值翻番,國信産業群裂變擴張,重大項目不斷積能蓄勢,演繹精彩跨越;

  改革邁出重要步伐,新興産業插柳成蔭,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攀升,應對挑戰有力有效;

  ……

  當人們把這一個個點連在一起,一條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的主線清晰可見,昭示出作為省會城市副中心的雙陽,奮發圖強的求進之心。

  近年來,雙陽不斷朝著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發展的品質結構、體制機制、內外環境、基礎支撐正在發生系統性整體性重塑,綜合實力連續跨越,實現了從“量”到“質”的飛躍,初步蹚出了一條高品質發展的路子,加速推進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理念破局,厘清發展思路

  思想的力量,總能穿透迷霧,標定前行的方向。

  “十三五”期間,經濟增長由高速轉向中高速,對從傳統農業縣轉身的雙陽來説,如何把握經濟運行規律,進一步推動發展?

  撤縣設區二十余載,區位、生態、特色産業、社會認可度等綜合優勢明顯,潛力無限的雙陽,在省會長春的發展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跳出自我束縛,打破思想的藩籬。2016年,雙陽新一屆班子以更高站位、更寬視角、更大格局謀劃發展,提出了“打造美好雙陽,建設長春城市副中心”的發展思路。

  這是一次發展思路的升級,這是主動求新求變的戰略選擇,也是雙陽主動融入長春、服務長春的堅強決心和以更高的標準提升自我、突破自我的堅決態度。

  按照這一思路,長春城市副中心建設全面鋪開。圍繞中心城區功能分區,雙陽積極參與分工協作,全面提升服務功能,當好長春生態環境建設的“綠色屏障”,做好長春提供綠色安全食品的“後勤基地”和休閒旅遊觀光的“後花園”,努力建成中心城區的功能配套區和生活延伸區。在區域規劃佈局、經濟綜合實力、産業結構佈局、城市功能形象、人民生活水準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隨著“五位一體”“一主、六雙”“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四大板塊”等戰略的相繼佈局,雙陽主動順應中央和省、市部署,又相繼提出“加快角色轉變、加速綠色轉型”“高品質發展、全方位振興”“全面融入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核心區、服務都市圈”等具體目標。

  經過幾年實踐,雙陽不斷加速城市建設由副中心向核心區轉變,由融入都市圈向服務都市圈轉變,發展思路越來越清晰、發展目標越來越精準,將思想的光芒落實到實踐的每個環節,較好地解決了發展什麼樣的雙陽、怎樣發展雙陽的重大問題。增強動力、厚植優勢,不斷朝著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

  項目突破,做強經濟底盤

  思路清晰、目標篤定,全盤工作漸次推進、有序展開。

  雙陽堅持一手抓穩增長、一手抓調結構。抓好項目這個發展的起跑“第一棒”,不斷放大重大項目拉動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保持定力,穩紮穩打;樹牢拉長補短理念,主動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全力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支撐長春城市副中心建設。

  短短幾年時間,經濟底盤越做越大,重大項目由少到多,主導産業由弱變強,全區發展呈現由“形”向“勢”、由“量”向“質”加速轉變的良好態勢。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成績,來之不易。成績,成色不俗。“十三五”期間,雙陽區徵供土地1200余公頃,開工超億元項目159個、超10億元項目18個;全區共引進超億元項目80余個,到位內資362億元,引進外資3億美元。用拼搏實幹,為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

  雙陽以項目建設為引領,推動産業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緊緊圍繞主導産業、重點領域,用足用活政策,深挖資源資産,每年謀劃包裝各類項目百個以上,呈現了謀劃一批、落位一批,謀劃與落位交相呼應、梯次推進的喜人局面。

  充分發揮項目服務“365”“專班抓項目”作用,有效破解了融資引資、手續辦理等瓶頸,國信鄉村都市、吉通中德工業園、東南熱電廠等一批支柱型項目成為拉動經濟逆勢上揚、行穩致遠的動力引擎。

  創新實施招商引資、項目服務“四個一”工作機制,壓實招商責任,完善獎懲機制,全面增強招商引資工作積極性、主動性。聘請專業人員、組建專業隊伍,常態化、高頻次開展駐點招商、叩門招商、仲介招商,每年開展招商引資活動都在百餘次,擇商選資、招大引強,一批基地龍頭型、總部稅源型、單項冠軍型重大項目紛紛落位雙陽。“夢吉林”、神鹿峰旅遊度假區等一批帶動力強、引領綠色轉型的優質項目成功簽約,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關鍵支撐。

  全程服務、全力攻堅,掛牌督戰,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健全完善全鏈條、全要素服務保障,全力破解土地、資金、審批等瓶頸。集聚産業、集成要素,提昇平臺發展熱度,開發區建成區面積擴大到18平方公里。

  目前,雙陽區“大項目—産業鏈—産業集群”演進發展模式逐步形成,為經濟發展積蓄了強勁動能。

  環境優化,涵養發展土壤

  無論是量的增長,還是質的提升,都離不開優質營商環境的集聚作用。自身要發光,才有“群魚吻珠”效應。

  從推進“一次辦好”到深化“一窗受理”改革,從組建項目服務專班到出臺各類優化營商環境政策,雙陽區優化營商環境的信念始終如一。

  從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到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1366項審批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雙陽區優化營商環境的行動務實高效。

  近年來,雙陽區花大力氣優化市場準入環境、生産經營環境、要素保障環境、政務服務環境、法治環境、社會環境,突出清單化、承諾制,為投資者提供了廣闊的發展舞臺。

  優先建立了“先預審,後審批”服務方式,全面實行“中午不間斷”“延時辦公”服務內容,並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64項區本級事項實現全城通辦,373項區本級事項實現全程網辦。

  簡化了企業開辦流程,營業執照辦理時限壓縮至10分鐘,納稅次數進一步減少,辦理時長不斷壓縮,增值稅退稅審批合規時間由15天壓縮至10天,獲得增值稅退稅時間由3天壓縮至1天。

  “在企業進行項目手續辦理等前期準備工作中,雙陽區各級政府部門搶抓時效,全力保障我們企業建設進入快速發展軌道。”長春國信投資集團國信南山項目銷售經理王紹妍説。

  好的營商環境,涵養了創新與發展的豐厚土壤。2019年至2020年,雙陽區連續兩年被評為吉林省“軟環境建設標兵單位”。

  當前,雙陽區還將優化營商環境與“作風建設年”活動有機結合,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下大力氣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徹底根除“門好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以作風建設的實際成效贏得企業和群眾信賴。

  站在新發展階段,著眼新發展格局,雙陽區踐行新發展理念,開拓創新,只爭朝夕,在聚力建設長春現代化都市圈核心區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向著更強實力邁進。

編輯:陳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