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實踐中提升未成年人綜合素養——長春國際汽車城推進區域勞動教育紀實
來源:吉林日報  |  2021-11-17 10:12:04

在勞動實踐中提升未成年人綜合素養——長春國際汽車城推進區域勞動教育紀實

在勞動實踐中提升未成年人綜合素養——長春國際汽車城推進區域勞動教育紀實

在勞動實踐中提升未成年人綜合素養——長春國際汽車城推進區域勞動教育紀實

資料圖片

在勞動實踐中提升未成年人綜合素養——長春國際汽車城推進區域勞動教育紀實

在勞動實踐中提升未成年人綜合素養——長春國際汽車城推進區域勞動教育紀實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黨的十八大以來,勞動教育被納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體要求中。

  近年來,長春國際汽車城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深入推進勞動教育,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構建起具有長春國際汽車城特色的勞動教育體系。

  廣大學生在“做、學、玩、思、創”中接受勞動教育,在勞動實踐中收穫成長,正成長為“眼中有活想勞動、手腦並用會勞動、激發創新愛勞動”的新時代學生。

  2021年,長春國際汽車城入選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勞動教育的新生態,正成為長春國際汽車城素質教育的靚麗底色。

  加強頂層設計 健全機制細化量化

  加強頂層設計,因地制宜制定勞動教育清單,做實、做細,是長春國際汽車城勞動教育的顯著特色。

  近兩年,長春國際汽車城教育局制定《長春國際汽車城教育局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確立“大勞動教育”的理念,即“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層面”,多元主體參與,多種資源開發,多類場域並存,形成勞動教育的有機統一體。制定《長春國際汽車城勞動教育手冊》及《勞動教育內容清單》,為勞動教育的具體實施指明瞭方向。

  為了將勞動教育落到實處,長春國際汽車城充分利用好機制建設這一抓手,建立組織保障機制,成立領導小組、業務指導組、督導評估組,各盡其職,共同研討,協同管理,共同推進。

  健全師資保障機制。釆取校內挖潛、校外引進、內外協同的辦法選聘勞動教育教師,在進修學校設專職“勞動教育”教研員,同時打造“專職+兼職+特長”的教師隊伍。

  建立評價激勵機制。以評價為杠桿,調動學校及教師主動發展意識,提升學校及教師的研究能力,保證勞動教育的常態運行、有效實施、深入推進。研究出臺《長春國際汽車城教師勞動教育教學評價意見》《長春國際汽車城學生勞動教育評價意見》等系列制度。

  建立經費持續投入機制。設立專項資金,用於勞動教育的師資培訓和活動經費,為聘請專家以及勞動教育的課程開發與實施提供資金保障。

  構建課程體系 打造學生成長必修課

  勞動教育是學生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必修課程。在抓好日常教育教學的基礎上,長春國際汽車城構建以國家課程為主體、學科課程和校本課程為兩翼的“一體兩翼”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實現課程育人、全過程育人。

  開足開齊勞動教育課。嚴格落實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將勞動教育內容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規劃,按照日常生活勞動、生産勞動、服務性勞動三個領域硏發了幼小初高全學域的勞動教育課程教材。

  加強學科有機滲透。制定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各學科滲透勞動教育的實踐指南,出臺《長春國際汽車城教育局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把勞動教育與育人目標、學科教學、區域教育發展結合起來,注重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和整合勞動教育的元素,加強對學生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合法勞動等方面的教育。

  積極開發校本課程。以區域主導課題《區域推進課程體系建設的實踐研究》為引領,科學開展勞動教育中校本課程的研發。目前,長春國際汽車城東北師範大學西湖實驗學校創編特色化教材,將日常研究性學習和勞動指導進行提升總結,確定了美術創意類、學科研究類、實踐體驗類、實驗操作類、家政類五大主題課程;長春國際汽車城長沈路學校設計了勞動教育認知類、家務類、技能類、體驗類四大類校本課程。

  實施“一校一案”策略。圍繞學校發展實際和學生發展需求,長春國際汽車城由各學校自主整體化設計,形成“一校一案”的常態化實施策略,引領中小學校勞動教育活動蓬勃開展,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開發實踐基地 拓寬全域實踐空間

  勞動教育課程基於“做中學”和“學中做”,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長春國際汽車城挖掘全區校內、校外各類優質資源,建立“農業+”“工業+”“生活+”“科技+”等勞動實踐基地,形成“四輪驅動”的新格局。

  “農業+”基地。全力打造區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推動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實現育人模式的轉換。長春國際汽車城勞動教育基地佔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以生産區域為主體,有蔬菜種植區、糧食作物種植區、花木種植區、養殖區、育苗大棚及溫室,讓車城學子們在家門口就可以參與到農業勞動中。長春國際汽車城各中小學把課堂帶入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的生態園中,一次次田間勞動、一份份觀察記錄、一張張粘貼畫作……學生在親手開墾、播種、培育、收穫和分享的過程中,獲得了豐富的直接認識和直接體驗。

  “工業+”基地。長春國際汽車城具有獨特的勞動教育資源,是區域實施勞動教育中得天獨厚的教育特色。在一汽集團的大力支持下,一汽紅旗展館、紅旗公司、一汽大眾公司、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長春豐越公司、各條生産線、各生産工序等都成為勞動教育實踐場所,與一汽工會確立勞模進校園、建設汽車及勞模主題展示區等合作方案,學生通過參觀、勞動、學習、感受,感知勞動辛勞,認識勞動的價值,學會尊重勞動、熱愛勞動,激發學生為家鄉、為祖國貢獻青春力量的信心與決心。

  “生活+”基地。採取“學校、家庭、社會”三聯動機制,立足實踐,發揮幼、小、初、高大聯盟作用,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生活。長春國際汽車城東北師範大學西湖實驗學校與家庭協同,設立10分鍾家務勞動課程,通過下發勞動教育清單、學生打卡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勞動研究性學習,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勞動實踐。長春國際汽車城長沈路學校,利用家長開放日,邀請不同職業的家長進入校園,為孩子們講解生動有趣的知識;帶領學生走向社會,感受環衛工人職業辛勞與價值,為環衛工人製作營養早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科技+”基地。將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作為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感受科技工作者們的勞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將青少年活動中心建成為長春國際汽車城學子開展科技勞動教育的實踐場,堅持開展汽車模擬駕駛體驗培訓、基於汽車設計的STEAM等活動,學生不僅深入領會“專注、敬業、精益、卓越”的一汽匠人精神,同時增強動手、創新、合作、社會交往等能力。長春國際汽車城東北師範大學西湖實驗學校將STEAM教育全面融入勞動教育的創新體系中,學生手腦並用,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勞動創造力。2020年學校“吉車”項目式學習獲得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吉林省教科院、STEAM教育協同創新中心組織的比賽一等獎,2021年受邀參加吉林省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科技基地新教育學習中心組織的展示活動,獲得高度讚譽。

  勞動最光榮,奮鬥最幸福。站在新發展階段,長春國際汽車城將進一步強化勞動教育體系化建設,深耕細作,打造更具區域特色的勞動教育,讓廣大學生在勞動中放飛多彩夢想,成就出彩人生。(吉林日報記者 孟凡明)

編輯:陳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