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長白丨人民日報記者出鏡:“翠花~今年過年還上酸菜麼?”
來源:人民日報  |  2022-02-01 14:24:27

  “翠花,上酸菜!”

  這是N多年前流行的東北段子。

  這麼多年過去了,虎年春節還上酸菜麼?

  當我們來到位於長白山腹地的吉林省臨江市松嶺雪村村民范建超家時,年味撲面而來。

觀長白丨人民日報記者出鏡:“翠花~今年過年還上酸菜麼?”

美麗的松嶺雪村 鄭春生/攝

  院內支著一口大大的鍋,鍋旁是一筐柴火,爐火燒得正旺。掀開鍋蓋,中間是一個大蓋簾,上面放著六大碗扣肉,下面則是酸菜燉大骨頭,正咕嘟嘟煮著,香味撲鼻,熱氣騰騰。

觀長白丨人民日報記者出鏡:“翠花~今年過年還上酸菜麼?”

院內支著大鍋蒸肉燉酸菜 孟海鷹/攝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著名民俗專家、吉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曹保明説:這輩輩相傳的年俗順口溜中,包含著長白山的年俗文化。年的象形文字,是一棵耷拉著頭的谷穗兒。常言道,萬物皆熟,謂有年。人們慶祝年,也是在慶祝自己的生存。在長白山,年俗,也是極為厚重的一種地域文化。

  在東北鄉村過年,“翠花”怎能不上酸菜?

  “翠花”的酸菜好吃,靈魂在“肉”。“今年自家養的年豬足足400來斤!酸菜是自家種的白菜腌漬而成。用農村大鍋燉出來的菜,味道就是不一樣!”范建超笑著説。

  “翠花”的酸菜好吃,吃得是情意:一家殺年豬,左鄰右舍都來吃,鄰裡之間,有啥大事小情互幫互助,沒事串串門子,掀門簾就進,其樂融融的。許多城裏人願意來我們這過年,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攜著父母妻兒從城裏來到雪村過年的倪先生開心地説:村裏過年味道足啊!有意思!

觀長白丨人民日報記者出鏡:“翠花~今年過年還上酸菜麼?”

“翠花”的酸菜 孟海鷹/攝

  走進屋裏,陽光透過窗戶暖意融融,桌上鋪著大紅花布。范建超家三世同堂,老奶奶和兒媳婦正在忙碌,蒸面魚、剪窗花、……當然,更少不了包粘豆包——“年到年到糕糖祭灶,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要頂大氈帽,老太太要吃粘豆包。”很快,一盤盤好菜端了上來。

觀長白丨人民日報記者出鏡:“翠花~今年過年還上酸菜麼?”

包粘豆包 孟海鷹/攝

  碩大的大豬蹄子,汁稠軟糯;小雞燉蘑菇,雞是鄰家送的自養溜達雞,蘑菇是自家上山採了曬乾的榛蘑;魚是鴨綠江的魚,鮮美可口;炸肉段吃出了小時候的味道……最最可口的是大蘿蔔,剛從地窖裏拿出來,新鮮水靈,清涼爽口。

  飯後,再“嘬”上一個凍梨,這可是我們東北小孩最得意的吃食,甜甜的梨汁牽著往日時光,熨帖著心房,讓人心滿意足。

觀長白丨人民日報記者出鏡:“翠花~今年過年還上酸菜麼?”

美味的大凍梨 孟海鷹/攝

  在這裡,美食與美景相得益彰。

  山巒環抱的小村仿佛一幅水墨山水畫卷,白雪覆蓋田野,山崗,在陽光下閃著晶瑩的光芒,有著牛奶般的質感。吉林省地處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身處長白山腹地的松嶺雪村保持著原生態,這雪愈加純凈美麗。若干年前,有攝影家無意中到達小村,驚為桃源。小村遂成為攝影家們的“心頭好”。

  “玩雪,小孩最高興。”范建超説:有南方來的小孩,第一次看到雪,興奮的一下撲在雪地上,連著打滾。

觀長白丨人民日報記者出鏡:“翠花~今年過年還上酸菜麼?”

松嶺雪村的雪潔白晶瑩 孟海鷹/攝

  指著足有一米厚的雪,范建超感慨:小時候下雪是讓人很頭疼的事,出行十分不便,現在這雪不是煩惱了,它帶給了我們掙錢的路,2021年全村冰雪旅遊收入在160萬元左右。我們切切實實感受到了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

  小村一片歡聲笑語,山河錦繡,國泰民安,幸福綿長。(文字:孟海鷹 視頻拍攝/製作:鄭博文 LOGO設計:姜迪 策劃:孟海鷹 統籌:朱思雄 責任編輯:祝大偉)

編輯:黃非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