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新裝備”塑造發展“新優勢”
來源:吉林日報  |  2022-05-30 09:54:12

  原標題:“新裝備”塑造發展“新優勢”——聚焦吉林省裝備製造業發展

  承繼老工業基地傳統優勢,緊抓産業轉型升級機遇,吉林省裝備製造業正以全力奔跑的姿態,夯實高品質發展根基,為吉林振興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新型奧運版復興號智慧動車組、以“紅旗”為名的首輛國産雪車、自主研發的首臺國産“雪蠟車”……北京2022年冬奧會,成為吉林新裝備一次集體亮相的舞臺。

  多年來,吉林裝備製造業的“蓄力”,迎來蓬勃發力之勢。2021年,吉林省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6%。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6%。

  近年來,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裝備製造業發展,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鏈現代化,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為全省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支撐。在吉林省以“六新産業”為主攻方向,下大氣力構建現代産業新格局的規劃中,新裝備是代表産業之一。

  壯大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圍繞現代汽車、軌道裝備、衛星製造等領域,吉林裝備製造業正闊步邁向品質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新征程。

  汽車産業強勢崛起 搶佔行業制高點

  吉林新裝備之中,汽車産業承傳統工業優勢之“前”,啟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之“後”,舉足輕重。

  民族汽車品牌持續崛起,展現了吉林汽車産業發展蓬勃之勢。4年間,紅旗品牌創造了銷量增長63倍的奇跡,2021年全年銷量突破3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50%,增速10倍于行業平均水準。

  成績背後,是吉林省汽車工業體系和創新能力的巨大變化。

  在為新能源汽車而生的全新現代化工廠——一汽紅旗繁榮工廠,紅旗E-QM5在高度智慧化的生産線上誕生,機械臂的轉動、自動焊接的火花、液壓設備的運作,展現著吉林製造攀登新能源汽車領先地位的步伐。

  在世界級商用車整車“智”造基地——一汽解放J7智慧工廠,“鋼鐵巨獸”在高度智慧化的生産流程中成型,巨大的重型卡車被流暢地裝配、調試、檢驗,引領吉林省汽車工業快速駛入高端化、智慧化、國際化頂級汽車智慧製造賽道。

  “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是吉林汽車産業肩負的時代責任,也是形成新裝備産業優勢的必經之路。

  在吉林省大力支持下,2020年,中國一汽研發投入206億元,同比增長13.9%;2021年,研發總投入214.2億元,同比增長3.9%,佔營收比重達3%,取得63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完成專利申請4757件。

  大量創新成果成功轉化投向市場,為吉林省汽車産業不斷增添核心競爭力。自主研發的發動機、變速箱技術、高功率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無人駕駛小巴士、純電動SUV……一項項新技術為吉林省汽車産業未來發展開拓了嶄新前景。

  面向汽車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共享化“新四化”趨勢,吉林汽車産業迎潮而立,底氣十足。

  2022年2月18日,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在長春正式啟動,這一項目將為推動吉林長春汽車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成為中德産業合作和中歐經貿合作新典範。

  大項目落地,“預訂”了下一個“黃金十年”;産業“龍頭”昂起,帶動全産業鏈向規模化、高端化、集群化演變。

  縱觀吉林省汽車産業,跨國零部件企業紛紛落戶,自主零部件企業如雨後春筍,汽車零部件産業園區拔地而起,發展動能在強大疊加作用下澎湃而來。在新裝備産業賽道上,吉林省汽車産業正以全力衝刺的姿態,突破進取,勇當先鋒。

  軌道裝備持續領先 舞動産業鏈條

  “長客造”,誕生了我國“復興號”動車組和地鐵客車,是吉林省在新裝備領域的領跑先鋒。

  2022年1月21日,京張高鐵冬奧列車啟動賽時運輸服務,智慧化調度系統、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等世界領先技術,獨具匠心的冬奧主題設計,引來國內外廣泛關注。

  京張高鐵線上37列動車組全部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研製。其中,新型奧運版復興號智慧動車組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具備車站自動發車、區間自動運行、到站自動停車、車門自動控制等先進功能。

  2022年1月22日,京哈高鐵全線貫通,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研製的CR400BF—G型復興號高寒動車組承擔起線路運營任務。該車具備高寒適應性技術,有效解決了高寒氣候下運行的防寒保暖、轉向架積雪、關鍵部件凍結等難題,能夠在-40℃以每小時350公里的時速運行。

  中車長客創造了我國自主創新的成功範例,儘管已領跑世界,但奮進的腳步從未停止。

  在全球範圍內,中車長客已經建立了7個分研發中心,實現全球技術資源的有效配置,相繼完成時速350公里“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新一代智慧地鐵列車、廣東清遠磁浮車等百餘個新産品的研發工作。在“復興號”涉及的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佔比高達84%,引領全球軌道交通裝備發展方向。

  如今,中車長客已經具備年産180至200列動車組、4000輛城鐵車、600輛普通鐵路客車以及年檢修300列動車組、1000輛普通鐵路客車的能力,正在拓展城市軌道車輛檢修以及運維服務。“長客造”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出口美國、澳大利亞、巴西、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

  一列動車組有4萬多個零部件,涉及600余家一級配套企業、1500余家二級供應商,能帶動機械、電氣、精密儀器等10余個産業發展。中車長客昂起“龍頭”,舞動起全省軌道裝備産業鏈條。

  如今,全省已集聚了長客股份、長客龐巴迪、啟星鋁業、研奧電器等一批軌道交通裝備行業重點企業,形成了集研發設計、集成製造、綜合檢修、生産服務於一體的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産業集群,正在向實現千億級軌道交通産業目標邁進。

  衛星光電迅猛發展 打造新興“兩翼”

  7年間,長光衛星在“頂天立地”上下足功夫,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讓吉林省快速躍上衛星裝備製造行業領先地位。

  2022年5月5日,“吉林一號”寬幅01C星、“吉林一號”高分03D27~33星“一箭八星”成功發射升空。此前的4月30日,長春長光已成功發射5顆衛星,在一週之內取得連續兩次發射成功的重大突破,距“吉林一號”星座全部建成更近一步。

  截至目前,長春長光成功完成16次發射,將54顆“吉林一號”衛星送入太空,成為我國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可對全球任意地點實現每天18至20次重訪,具備全球一張圖一年更新1次、全國一張圖一年更新6次的能力,為農林生産、環境監測、智慧城市、地理測繪、土地規劃等各領域提供高品質的遙感信息和産品服務。“十四五”期間,長光衛星預計實現138顆衛星組網,具備全球任意地點10分鐘內重訪能力。

  2021年,長光衛星的衛星年産能突破100顆,無人機年産能達到200架,為近300家行業單位提供高品質遙感信息服務。依託“星載一體化”“機載一體化”等核心關鍵技術,長光衛星建立了從衛星、無人機研發與生産到提供遙感信息服務的完整産業鏈。

  與此同時,一個與衛星裝備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産業——光電信息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精細程度不斷提高、行業地位不斷攀升,

  在吉林省永利鐳射科技有限公司新廠區內,一批批鐳射器整裝待發。該企業已是全國生産規模最大、産品規格型號最全的二氧化碳鐳射器供應商,自4月18日啟動復工後,車間一直在持續運轉,全力以赴趕訂單。

  長春禹衡光學有限公司先後研製出了絕對式光柵尺、金屬光柵角度編碼器、角度編碼器等一系列高端位移感測器産品;吉林省光華微電子設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成功研製出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長春光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發出智慧物聯網軌道交通AFC設備和系統……在有“長春光谷”之稱的長春新區內,已引進奧來德、希達電子、光華科技等450余戶相關企業,擁有光電子産業相關園區和平臺載體8個,集聚新三板上市企業3家,自主知識産權、專利300多項,匯聚了28個行業高、精、尖科技成果,産品包括LED顯示屏、通訊設備及器材、鐳射器、光學鏡頭、光電編碼器等領域,形成了“屏、端、網、雲、智”全領域、高端化的光電信息製造能力。

  向新而行,機遇無限。在“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指引下,吉林省正在搶抓機遇,做實、做強、做優裝備製造業,圍繞現代汽車、軌道裝備、光電裝備、衛星製造等領域,以高端化、智慧化、服務化為主攻方向,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不斷提升發展動力,讓新裝備成為吉林省高品質發展新引擎。(吉林日報記者 華泰來)

編輯:黃非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