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文廟博物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來源:吉林日報  |  2022-07-26 12:50:35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紀念國際博物館日活動。(資料圖片)

紀念國際博物館日活動。(資料圖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形式多樣的文化演出。(資料圖片)

形式多樣的文化演出。(資料圖片)

  長春市文廟博物館,作為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創造性地開展了諸多喜聞樂見、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教育與公益文化活動,真正做到了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地推廣開來、傳承下去。

  長春市文廟博物館每逢主要傳統節日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公益活動,包括贈送節日食品和優秀傳統文化讀物、國學講座、文藝節目演出、書畫筆會等;大年初一舉辦新春祈福儀式,清明節舉辦公祭活動,還吸引了吉林省詩詞學會、長春市泰友曲藝社等社會團體參與其中。

  2019年2月19日舉辦的元宵節公益文化活動吸引了央視紀錄片《孔子》攝製組專程前來拍攝採訪。

  除辦好傳統節日外,長春文廟博物館在國際古跡遺址日、世界閱讀日、勞動節、國際博物館日、中國旅遊日等現代紀念日開展了詩歌朗誦和科普講座,通過開展線下體驗、線上講座等形式,普及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和現代節日內涵,都受到了群眾的喜愛和歡迎。

  長春市文廟博物館作為吉林省“5·18國際博物館日”宣傳活動主會場,曾舉辦了多個板塊的活動:群眾文藝表演——200余名太極拳愛好者進行太極拳、太極扇表演,場面壯觀;童蒙養正特色教育展示——長春文廟小學的學生們表演展示了《宋詞聯誦》、淺唱吟誦《送別》、武術操等節目;為青少年舉辦了成人禮。儀式結束前,現場全體人員手持國旗,表達對祖國的深情祝願。

  祭孔既是文廟的重要活動,也是中華禮儀文化的重要代表。9月28日是我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誕辰日,每年這一天長春文廟都會舉行祭孔活動。長春文廟積極參加全球祭孔大典,曾連續三年被央視《新聞聯播》報道,舉辦的祭孔典禮曾通過中國孔子網向全球直播;2018年,孔子學堂掛牌單位東北師範大學東安實驗學校和長春市十一高中等作為長春文廟祭孔典禮的分會場,也同時舉辦了祭孔典禮,共同紀念緬懷先賢,弘揚儒家思想文化;2019年長春文廟還作為中國孔廟保護協會在全球選擇的八家代表性孔廟之一、北方孔廟的唯一代表,參與中國孔廟保護協會聯合新華社舉行的祭孔大典網絡直播活動。活動內容包括紀念儀式、倣古釋奠禮表演、經典誦讀、文藝表演、專題講座、書畫筆會、臨時展覽等。祭孔典禮既保留了傳統元素又增加了現代理念,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長春文廟博物館在保證傳統禮儀完整、真實的基礎上對歷史上的先聖先賢進行祭祀,既尊重歷史,又新穎有趣,體現出人們對中華文明和傳統文化傑出貢獻者的崇敬之情。

  長春文廟在繼承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強調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和傳播。10多年來,他們聯合吉林省社科聯、長春廣播電視臺《城市速遞》欄目等舉辦的大型公益講堂——國學大講堂已有800多期。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沒有停止,而轉為了線上。其內容以講解傳統典籍、古代文化知識、歷史名人事跡為主,將經典裏的智慧與人們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貼近人心,本於人性,用平易的語言推廣國學文化,用講故事的方式講述有益的人生道理。

  從2005開始,國學大講堂每週六開講,冬季借用圖書館、社區、學校等單位的教室,春夏秋三季就在文廟院內露天講座。院中大樹上挂著擴音器,主講嘉賓站在陽光下授課,聽眾一開始坐在草坪上聽講,後來有人捐贈了塑膠椅子和帳篷。從嘉賓和聽眾的熱情參與可以看到傳承推廣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2008年,在愛心人士幫助下復建的文昌閣(現在的明倫堂)多功能報告廳,讓國學大講堂更上一層樓。國學大講堂的講課嘉賓以長春的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高校相關教師為主,有時也邀請吉林省外國學名師前來授課。

  長春文廟也會“走出去”,到中國一汽老年大學、司法局、戒毒所、街道、社區等地講課,使更多人從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中受益。另外,長春文廟還先後在長春市葦子溝強制隔離戒毒所和長春市朝陽溝強制隔離戒毒所設立國學大講堂教育基地,邀請國學專家舉行專題講座,為推進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建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從2016年10月15日開始,國學大講堂正式成為長春市人社局指定的繼續教育基地,長春市教育單位工作人員紛紛前來收聽講座,對優秀傳統文化普及發揮了巨大推動作用。

  為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世界、對待人生,長春文廟積極與幼兒園、中小學合作聯動,緊抓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契合點,踐行“仁”與“禮”的思想,每年都要舉辦數場“責任、感恩、勵志”集體公益啟蒙禮和成人禮儀式,將這份精神財富傳遞給更多的人。

  多年來,長春文廟聯合吉林省孤兒學校、長春解放大路小學、吉林省青蔥匯研研學教育公司、吉林省青年商務國際旅行社、長春市文廟小學、品“質”文旅·長春論劍(第五期)旅遊業務提升培訓班等開展研學活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開創了“把傳統文化帶回家——長春市文廟博物館研學項目”,分為重遊泮水——科舉文化體驗、射矍相圃——投壺運動體驗、萬古斯文——拓片技藝體驗等環節。研學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和長春文廟研學講師的引導下,走泮橋,過欞星門、大成門,在大成殿廣場誦讀經典、在主題展廳聽講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地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孩子們了解、學習、傳承這份文化血脈的興趣、理想和信念。

  長春市文廟博物館在研學活動中重視交流互動,讓學生學到知識,有話可説,形成堅持展示、傾力展示、創新展示的互動局面,促進學生們表達、總結、反思、融會貫通,真正做到了“傳”與“承”並重。(吉林日報記者 李夢溪)

編輯:王勝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