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滿族新城戲《鐵血女真》再現生動歷史
來源:吉林日報  |  2022-08-09 15:43:52

  原標題:滿族新城戲《鐵血女真》再現生動歷史

吉林省:滿族新城戲《鐵血女真》再現生動歷史_fororder_abac8b28-c68c-48ba-9629-5294a8167fe6

演員謝幕

吉林省:滿族新城戲《鐵血女真》再現生動歷史_fororder_17b19dd7-bfca-404a-a099-17c299e1da87

舞臺場景

吉林省:滿族新城戲《鐵血女真》再現生動歷史_fororder_f25d1ff5-73b7-49af-b27e-73696076dcec

舞臺場景

  看過滿族新城戲《鐵血女真》的觀眾,都對這部戲讚不絕口,充分展示了民俗文化,從道具、化粧和服裝,都高度還原歷史,讓觀眾有一種視覺享受。這部戲,通過角色的演繹、歷史的再現,觀眾們能夠近距離、面對面了解其中的歷史故事。

  近日,這部戲在偽滿皇宮博物院皇宮劇場上演,對弘揚和傳播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這部戲通過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劇情故事,凸顯了吉林省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本土戲劇的民族特色。

  弘揚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

  滿族新城戲《鐵血女真》在偽滿皇宮博物院上演期間,現場氣氛熱烈,觀眾好評如潮。

  該劇以古鑒今演繹民族精神,以戲為媒謳歌盛世華夏。

  滿族新城戲是全國唯一的滿族戲曲劇種。2021年5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鐵血女真》作為滿族新城戲的代表作之一,誕生於1991年。《鐵血女真》這部戲,以滿族先世女真人的著名首領完顏阿骨打興兵伐遼、滅遼從而建立金朝政權的歷史題材為情節,以流傳于扶余的滿族曲藝“八角鼓”為基礎而創建的新興劇種,融入滿族戲曲唱腔、音樂、舞蹈等多種元素,上演了一齣威武雄壯又發人深省的大戲,充分彰顯民族精神和歷史文化風采。

  據了解,八角鼓原先是滿族人民在行圍射獵的閒暇之餘所進行的民間藝術,大約在清朝乾隆年間,逐漸發展為一種曲藝形式。

  八角鼓一般是多人坐唱的形式,樂器分別由演唱者操奏,主唱者擊打八角鼓,又有單口、對口、拆唱、群唱以及化裝表演等多種表現形式。在清代,扶余曾是北方的重鎮之一,文化較發達,居民以滿族較多。發展為新城戲後,八角鼓逐漸成為板腔體和聯曲體相結合的綜合體式,其板腔部分是以八角鼓的四句板、靠山調兩個曲牌為基礎,吸收了其他曲牌的個別樂句發展而成。

  滿族新城戲《鐵血女真》是松原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與偽滿皇宮博物院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後,由松原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推薦,松原市滿族新城戲傳承保護中心演繹,在偽滿皇宮博物院上演的歷史文化大劇。該劇不僅將具有濃郁松原文化特色的戲曲形式呈現給春城人民,更加豐富了長春市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對弘揚和傳播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有著重要意義。

  這部戲在選角色上也是煞費苦心,邀請國家一級演員、吉林省四大名丑、吉林省青年戲曲大賽金獎等多項榮譽集于一身的陳喜強;國家二級演員、吉林省戲劇節表演一等獎的崔國聰;國家四級演員、青年戲曲新秀的王玉來共同演繹,老戲骨們臺上的表演,讓台下的觀眾為之振奮,他們對滿族文化的鑽研十分深刻,讓觀眾們看到了演員們的用心和用情。

  將滿族新城戲繼續傳承和保護

  滿族新城戲《鐵血女真》的演出成功,離不開松原市滿族新城戲傳承保護中心全體工作人員的付出,據了解,其前身是1960年創建的扶余縣滿族新城戲劇團,1999年上劃松原市更名滿族藝術劇院,2012年文化體制改革為松原市滿族新城戲傳承保護中心,主要從事滿族新城戲的研究、保護、傳承和展演等工作,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單位。

  滿族新城戲因扶余故名新城府而命名,院團因此享有“天下第一團”之美譽,2014年被文化部評為全國地方戲創作演出重點院團。據了解,松原市滿族新城戲傳承保護中心的代表作有《紅羅女》《繡花女》《鐵血女真》《洪皓》《皇天后土》《大宋歌仙》等劇目,曾榮獲文化部“文華大獎”第一名;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兩次;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金孔雀”綜合大獎、第二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金獎第一名;榮獲“中國濱州國際小戲藝術節”大獎和金獎;吉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特別榮譽大獎”。

  近年的力作《洪皓》曾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2012年、2014年兩次獲得國家舞臺精品工程年度資助;2017年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

  滿族新城戲不僅是松原大地的民族之花,也是長白山藝術之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十年來,老藝術家們為新城戲的藝術發展奠定了厚重、堅實的基礎,今天年輕一代的新城戲人嚴格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遺方針,秉承前輩基業,執著追求藝術之根,努力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求契合,使滿族新城戲有了長足發展。滿族新城戲已被錄入《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中國戲曲年鑒》《中國戲曲曲藝辭典》和《中國少數民族戲曲劇種發展史》。(吉林日報記者 王秋月 王皓)

編輯:黃非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