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100% 對糧食增産貢獻率達到45%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核心。作為制種大省也是用種大省,吉林省高度重視現代種業發展,不斷夯實種業發展基礎,提高種業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種業振興,確保良種供應安全。目前,吉林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100%,對糧食增産貢獻率達到45%。
建立健全種業支持政策。為破解制約種業發展瓶頸,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吉林省委、省政府及時出臺了《關於大力推進現代種業創新發展的意見》《關於落實國家種業振興行動的實施意見》《關於扶優做強種業企業政策措施的意見》等政策文件,為種業加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加強引導種業科技創新。完善吉林省玉米、水稻品種審定標準,引領主要作物品種選育方向。2022年審定通過完成試驗程式的主要農作物新品種269個。每年受理各渠道參試品種2000個次以上。組建作物育種聯盟,支持科研院校和種業企業利用生物技術開展突破性新品種選育聯合攻關。“十三五”以來吉林省累計通過國審和省審的主要農作物新品種達到1677個。市場上可推廣的主要農作物品種3600多個,為農業生産提供充足的品種。
強化種業企業扶優培育。先後利用種業發展基金為4家企業投資4800萬元,與吉林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續簽“強種貸”業務合作協議,推薦貸款企業71家次,累計擔保貼息貸款4.39億元。利用制種政策保險,幫助制種企業承保4萬畝制種面積提供風險金3789萬元,支持種業企業發展壯大。
提升種子繁育保障能力。創建2個國家級現代種業産業園、2個國家級制種大縣、1個國家級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認定7個省級種子(苗)繁育基地,科研院校和企業在海南建立近6000畝科研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全力保障育制種工作開展。每年種業企業在省內外建立制種面積近40萬畝,生産加工種子近4億斤,有效滿足全省農業生産用種需求。(吉林日報記者 閆虹瑾 實習生 高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