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會戰 出手不凡
來源:吉林日報  |  2023-02-14 10:05:10

  原標題:取得多項理論成果 打造多樣利用模式 研發多種農機産品 選育多個主導良種 黑土會戰 出手不凡

  黑土地是耕地裏的“大熊貓”,為了進一步用好養好黑土地,中科院啟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先導專項。作為專項依託單位,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聯合中科院分佈在全國各地的20多家研究所和吉林大學、吉林農大、吉林省農科院等單位協同作戰,2022年取得了喜人成果,完善了黑土地退化機理和恢復技術原理,構建了“梨樹模式2.0”“大安模式”等黑土地可持續利用模式樣板,在東北三省一區建設了7個核心萬畝級示範區。

  專項廣大科研人員長期駐紮示範區,看土壤、查苗情、想對策,系統解析了黑土地“變薄、變瘦、變硬”等退化過程及其特徵,形成了黑土地退化過程及退化阻控的理論體系;針對中厚、薄層典型黑土退化特徵及恢復障礙,打造了“梨樹模式2.0”“龍江模式”等黑土地可持續利用模式。“梨樹模式”和“龍江模式”入選《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重要黑土地保護技術模式。其中“梨樹模式”推廣2400萬畝,平均增産9%;針對吉林西部鹽鹼地鹼性強、新墾水田産量低、種植效益低等科技難題,構建了“良田+良種+良法”三良一體化鹽鹼地高效治理“大安模式”;建立了天空地一體化監測與感知體系;11項關鍵技術被納入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研發黑土智慧農機、松耙聯合整地機、微生物菌劑和肥料等新産品52個,高性能免耕播種機填補了國內空白,市場保有量達7.5萬台以上,為國家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提供配套機具支撐。

  該專項科研人員還在常規大豆育種基礎上突破了大豆分子設計育種技術應用瓶頸,大幅提高了大豆育種效率,實現了大豆品種“個性化”“定制化”選育;分子設計育種與傳統育种先後培育出“東生”系列等大豆新品種31個,分別滿足高産、優質、高脂、早熟和耐鹽鹼等需求。“東生7號”大豆品種被農業農村部遴選為“2022年糧油生産主導品種”,耐鹽鹼大豆新品種“東生118”和水稻新品種“東稻122”被列為吉林省主導品種,實現增産50%。

  “黑土糧倉”科技會戰以增地、增糧的實際效果,助推吉林省“千億斤糧食”和“千萬頭肉牛”工程,為更好保護和利用黑土地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記者劉懷)

編輯:黃非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