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延吉市朝陽川鎮太興紅色小鎮、龍井市開山屯鎮教育實踐基地、和龍英烈展陳館、汪清縣中國朝鮮族農樂舞展示館等延邊首批9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學中心同時掛牌運行。
今年以來,延邊州委統戰部按照《延邊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十大行動”工作方案》要求,加快推進30個延邊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學中心建設工作。延吉市太興村、北山街道丹英社區,琿春市防川龍虎閣、楊泡滿族鄉民族文化園,圖們市水南村,敦化處理日本遺棄化學武器工作展覽館,龍井市開山屯鎮教育實踐基地,和龍市英烈展陳,汪清縣中國朝鮮族農樂舞展示館9地成為首批延邊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學中心。各中心將立足自身特色和功能定位,深入挖掘中華文化、黨史國史、民族團結等研學資源,精心設計開發場景式、互動式、體驗式、沉浸式的特色研學課程,讓前來參加研學的各族青少年在參觀閱覽、聆聽故事、身臨其境中,凝聚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之魂。
延吉市朝陽川鎮太興紅色小鎮
在延吉市朝陽川鎮太興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學中心啟動儀式上,延邊州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石琦華,延吉市委常務副書記薛志強共同為研學中心揭牌。
隨後,來自延吉市的60名小學生按照研學實踐活動安排,參觀了中共東滿特委紅色歷史展陳、中共東滿特委舊址等,聆聽中共東滿特委領導延邊各族人民開展革命鬥爭的歷史故事,感受延邊兒女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團結一致、奮不顧身保家衛國的偉大精神,進一步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龍井市開山屯鎮教育實踐基地
當日,龍井市開山屯鎮教育實踐基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學中心掛牌儀式在龍井市開山屯鎮舉行。龍井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許永光等領導參加儀式。
龍井市開山屯鎮教育實踐基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學中心總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以“守邊固邊、興邊富民”為主題,深入挖掘開山屯地區各族人民繁衍生息、抗擊外敵、共建家園的歷史,積極開發紅色教育、民俗體驗、傳統手工藝製作等特色研學課程,並通過參觀講解、互動體驗等研學形式,展現守邊固邊、興邊富邊的生動實踐,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産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來自開山屯鎮學校的50余名學生走進研學中心,通過參觀“黨旗領航·築夢開山”展廳、學習“半生雪”手勢舞、互動體驗寫書法,增強自身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識和理解。
和龍英烈展陳館
在和龍英烈展陳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學中心掛牌儀式上,和龍市委常務副書記范恩宇,和龍市委常委、副市長宋壽龍為研學中心揭牌。掛牌儀式由和龍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倪長亮主持。
此次研學中心掛牌成立是為了弘揚烈士精神,緬懷烈士功績,通過展陳館一幅幅生動的圖片、一件件珍貴的文物講述英烈故事,展示和龍烈士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增強各族群眾對歷史的了解和認知,在緬懷英烈、致敬英烈過程中激發愛國熱情,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汪清縣中國朝鮮族農樂舞展示館
活動當天,汪清縣副縣長公維坤、吉林汪清愛國主義教育中心主任樊璽玉共同為汪清縣中國朝鮮族農樂舞展示館研學中心揭牌。該研學中心將充分發揮宣傳教育陣地作用,有形有感有效引導黨員幹部、各族群眾和青少年深化民族團結,傳承紅色基因,增強愛黨愛國情懷,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産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助力汪清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設,推動全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走在前列,為延邊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汪清力量。
下一步,延邊州將加快推進其餘21個研學中心建設,推出更具教育意義,更有趣味性、參與性和吸引力的實踐活動,進一步促進各族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引導各族青少年爭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者、宣傳者和促進者。(文 徐蓉 許艷梅 柳潤海 周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