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至6月27日,第20屆國際探地雷達會議在長春召開,此次活動由吉林大學承辦。大會開幕式由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曾昭發主持,吉林大學副校長邊鐵、地球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郭建分別致辭。
大會現場 供圖 吉林大學
國際探地雷達會議自1986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曾在澳大利亞、比利時、芬蘭、荷蘭、加拿大、美國、日本、瑞士、意大利、英國等國舉辦,是探地雷達領域最重要的國際會議。
大會現場 供圖 吉林大學
本次會議有來自澳大利亞、比利時、俄羅斯、法國、韓國、荷蘭、加拿大、拉脫維亞、美國、尼日利亞、日本、瑞典、瑞士、西班牙、希臘、新加坡、意大利、英國、中國等21個國家和地區的64位外國代表來到長春參加。共有300多位科學家和工程師出席此次會議。
本次會議大會主席由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馮晅擔任,他在該領域的“全極化探地雷達”研究成果在國際上享有卓越的聲譽,該成果已經成功應用到我國“天問一號”工程中。
此次會議會期5天,共有159場精彩報告和2門精彩短期課程。2門短期課程分別由來自英國的著名探地雷達理論科學家Antonis Giannopoulos和來自加拿大的著名探地雷達應用科學家Jan Francke講授探地雷達數值模擬和數據分析理論和技術,這將為世界探地雷達青年科學家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將推動世界探地雷達探測技術的發展及其在城市地下空間探測、行星探測等領域的應用能力,提升我國探地雷達領域在世界上的前沿地位,為吉林省監控城市道路塌陷隱患、黑土地安全利用等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進一步增強吉林大學在國際探地雷達領域的影響力。(文 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