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地壟溝”是張德智年少時最大的夢想,也是家人對他的期待。可是8年前,已經圓夢的張德智卻出人意料地回到了家鄉——吉林安圖縣新合鄉七頂子村,一頭“扎”進黑土地,研究種起了桑黃。
“鄉情是最難以割捨的,回來了,心也就踏實了。”8年來,張德智看準鄉村發展前景和家鄉的生態優勢,建立300棟大棚、22個種植基地,帶動700多名農民就業,將桑黃産業發展成為助推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産業。
與張德智一樣,被鄉情和親情召喚的還有從安圖縣松江鎮走出去的史興存。2017年,從事旅遊行業的史興存被二道白河鎮奶頭山村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毅然選擇返鄉創業。他成立安圖縣銘睿朝鮮族民俗旅遊服務有限公司,深度挖掘奶頭山村民俗文化、紅色文化、冰雪文化,將昔日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打造成集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溫泉酒店、農産品銷售、研學教育、民俗餐宿、冰雪經濟、林下經濟於一體的全域全季旅遊目的地。隨著奶頭山村在網絡上的熱度越來越高,該村年接待遊客達40萬人次,帶動就業人數超過1000人,帶動周邊300多戶農戶實現共同致富。
嚮往的生活在家鄉。一批又一批“張德智”和“史興存”在鄉情的感召下、在當地返鄉創業優惠政策的吸引下選擇“歸雁還巢”,在家鄉實現創業夢想。目前,安圖縣已成功回引返鄉人才2094人,幫助1488名人才創業。
人才是推進産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只有擁有更多人才,産業才不會被“卡脖子”。近年來,安圖縣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不斷完善人才政策機制,持續加強縣域人才隊伍建設,全力做好人才服務保障,引導和激勵各類人才在推動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中大顯身手、建功立業。
安圖縣持續推進與吉林農業大學、吉林省農科院、延邊大學等高校院所的人才合作,“柔性”吸引高層次人才“為我所用”。
姬文秀,農學博士,延邊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吉林省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負責人,主要從事人參病害生物防治及微生物菌肥開發、人參微生物發酵生産技術及活性組分功效研究等工作。她和14名“三區”人才進駐安圖縣,圍繞醫藥植物、栽培技術、深加工、農技推廣等開展科技服務,通過産學研結合,促進企業高效發展,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進駐以來,姬文秀定期到安圖北方藥材種質資源圃開展人參栽培技術和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服務,深入企業種植基地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和全程監測。在她的幫助下,企業産出的人參皂苷含量提高12%、産量提高6%,農殘含量平均降低16%。包括姬文秀在內的這支“三區”人才隊伍在安圖縣大膽實踐,將論文寫在黑土地上,讓一項項新科技開花結果。
鄉情親情召喚人才、特色産業匯聚人才、政策兜底招攬人才、服務保障留住人才……為引才聚才,安圖縣使出“十八般武藝”,千方百計為人才打造幹事創業、實現夢想的廣闊舞臺——開展“招才引智”工程,引進教育、農業、科技、醫療等多個領域人才205名;實施鄉村振興人才訂單式培養計劃,簽訂“訂單生”40人;搭建人才交流平臺,開辦吉林省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衛國戍邊”項目志願者培訓班(安圖地區),為西部計劃志願者更好地服務基層、紮根基層奠定基礎;舉辦“青才聚·展芳華”青年人才聯誼活動,讓青年人才在活動中展才華、共成長,進一步提高青年人才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引才聚才留才的有力舉措、尊才愛才重才的最優環境,讓“紮根安圖”成為更多“追夢人”的堅定選擇。(文 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