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大動脈” 促進“雙循環”——延邊州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走筆
來源:吉林日報  |  2024-11-29 15:50:01

  原標題:暢通“大動脈” 促進“雙循環”——延邊州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走筆

暢通“大動脈” 促進“雙循環”——延邊州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走筆

琿春市綜合保稅區鳥瞰圖。(資料圖片) 張琰 攝

  物暢其流百業興,物流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延邊,邊疆近海、區位獨特,地處東北亞經濟圈腹地,是東北地區重要國際交通節點,周邊擁有多個對外口岸,以及國家一類航空口岸朝陽川機場,能實現與韓、日、俄等國家和國內主要城市通航,更是“一帶一路”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節點城市。

  今年以來,延邊州審時度勢,積極行動,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暢通經濟發展“經脈”,將區位、交通優勢轉變為物流優勢,不斷增強地區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競爭力。

  11月22日,記者在延吉國際空港經濟開發區冷鏈物流建設項目現場看到,嶄新的廠房拔地而起,現代化物流園區已初具雛形。

  “冷鏈物流一頭連接生産端、一頭連接消費端,市場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項目負責人張宇介紹,該項目總投資2.9億元,總佔地面積近5.7萬平方米,是目前延邊州最大的冷鏈物流項目。隨著延邊文旅市場熱度持續上升,連鎖餐飲、商超零售、食品和生鮮電商等行業已成為旅遊消費市場的主力軍,使延邊地區對專業食品冷鏈物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項目建成達産後,將為當地冷鏈物流提供配套冷鏈倉庫等基礎服務,同時可把延邊黃牛等優質肉類産品及延邊特色水産品推向國內外市場。

  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能購入全球萬千好貨。跨境電商産業,不僅讓延邊消費者方便“買全球”,也使“延邊製造”漂洋過海“賣全球”。

  位於琿春市的東北亞跨境電商産業園保稅倉庫,琿春暢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物流部主管彭寶慶每天負責接收設在全國各地的24個集貨倉發來的貨物。他告訴記者,貨物運抵後,經過接貨入庫、查驗數據、出口報關、口岸出關等環節將貨物運抵境外,全年月均出貨量達400噸至500噸,且每年呈穩步增長態勢。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琿春市開通了國內首家菜鳥對俄大包專線、東北首條跨境電商包裹國際公路運輸(TIR)、中俄鐵路郵件三大業務。其中,中俄鐵路郵件業務創新推動郵件與“9610”業務的融合、與TIR國際直通車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空中航線聯通,構建了琿春跨境電商貨物陸、鐵、空多式聯運綜合體系,將琿春至俄羅斯全境郵件時長由20天以上縮短至5天以內。2023年以來,TIR國際直通車穩定運輸貨值超35億元。

  同時,延吉市發揮自身優勢,引導物流企業拓展對俄陸路運輸,備案延吉—符拉迪沃斯托克國際貨運線路,對接韓進航空物流公司,聯動延吉空港跨境電商監管作業區(9610、9710)、保稅物流中心(B型)、延吉機場國際貨站、琿春口岸,打造“空陸聯運”模式,暢通國內外商品經延吉進出口東北亞物流渠道。

  自年初以來,延邊州充分發揮外貿龍頭企業和産業園區的集聚帶動作用,重點圍繞延吉、琿春兩地,加速跨境電商與線上線下産業鏈的建設進程,積極建立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倉儲配送、冷鏈物流産業體系,大膽創新發展雙向暢通的電子商務物流模式,促使網上交易、倉儲物流和終端配送形成一體化經營格局。延邊州持續發力,推進建設延吉空港區冷鏈物流産業園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項目共計7個,總投資達15.09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2.34億元。這些項目建成後,全州冷庫庫容倉儲能力將增加25.48萬立方米,極大提升冷鏈物流的服務水準和保障能力。

  與此同時,延邊州積極整合優質資源,優化結構佈局,採取新建一批現代化物流園區、改造提升一批傳統物流園區、整合淘汰一批不適應市場需求的物流園區的策略,全方位提升物流園區的發展品質和水準。當前,全州已建成並運營物流産業園區5個,其中省級物流園區2個,為現代物流産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平臺支撐。(記者 張偉國 張琰)

編輯:王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