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路名見證時代發展 記錄城市變遷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2-24 14:55:04

  街道縱橫交織,構築起一座城市的發展脈絡;路名雖簡,卻深刻映射出城市的文化底蘊。近期,延吉市對部分街(路)、衚同(巷)進行了命名、更名、延伸,引起廣大市民的關注。

延吉路名見證時代發展 記錄城市變遷

延吉街路 攝影 孫旸

  路名雖簡短 卻蘊含深意

  延吉市民政局區劃地名科辦公桌上,有關地名的書籍記載了延吉市各個街(路)的來歷。煙集街三字精煉而生動地詮釋了延吉名稱的由來;局子街經歷百年滄桑,見證了延吉的歷史變遷與發展軌跡;愛丹路之名源自滿語“野豬”,不僅體現了地名的文化特色,也彰顯了延吉作為多民族聚居地的獨特魅力……每條街道都是時間的見證者,記錄著延吉城市的故事與變遷。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路名作為地理標識的一部分,也在經歷著相應的更新與調整。該科室負責人表示,臺岩村所在地“臺岩”更名為“金達萊”,是為了促進鄉村旅遊業大力發展和著眼臺岩村未來發展前景;飛行路更名為民兵路,是因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並且相關部門計劃在未來三年內,結合現有的民兵號公交線路,逐步將其打造成為一個集民兵建設、徵兵宣傳、國防教育于一體的主題街區。路名的變化不僅改變了其字面意義,也預示著未來這條路將迎來新的發展。

  “鳳”歸來 延續歷史文化

  為了傳承歷史記憶,部分路名保留了過去的名字。新舊並存的路名體系,既展現了城市的發展脈絡,又保留了獨特的文化印記。

  “鳳巢街”的命名由此而來。相關負責人指出,大部分新命名的街道、衚同或巷子名稱都是通過徵集並選定一系列名稱,最終納入城市規劃文件,並根據實際需要選用。而“鳳巢街”的命名過程較為特殊,它源自一位市民在2022年提出的建議。該市民指出,這條街道所在的地方曾被稱為“鳳巢坪”,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地名,幾代人沿用至今;此外,這裡被認為是一塊風水寶地:北面背靠臥龍山,南面面向布爾哈通河,寓意吉祥美好,因此他希望為這條街道命名時能夠保留這一歷史印記。

  根據市民的反饋,相關責任人迅速查閱文獻資料,找到了關於“鳳巢坪”的記載。根據記載,該地區由於獨特的地形特徵,酷似大型鳥類築巢之地而得名“鳳巢坪”。村莊始建於1930年,在1934年劃歸延吉縣南陽鄉管轄,當時被稱為“風巢洞”。迄今為止,這一地區已有超過94年的歷史。為表達對歷史文化傳統的尊重及傳承之意,延吉決定將這條街道命名為“鳳巢街”,與鄰近的“臥龍街”形成呼應。同時,為了進一步延續“鳳”的文化元素,在鳳巢街西側還命名一條路為“鳳林街”。

  路名延伸村路 進村方向感強了

  隨著鄉村旅遊業的發展,為鄉村街(路)命名勢在必行,今年延吉市民政局啟動了“鄉村著名行動”。作為行動的一部分,延吉市民政局從全市56個行政村中挑選出旅遊資源豐富且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八道村與太興村作為試點村,在這兩個村內共對34條鄉村道路進行了規範化命名,並安裝64塊標準化道路指示牌。

  延吉市民政局區劃地名科負責人表示,鄉村道路命名採取自主申請、專家指導、志願者和地名愛好者積極參與等方式,結合各村特點、特色和新時代主旋律,命名了一批具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歷史意義和文化內涵豐富的鄉村地名。例如太興村的攜手路、共進街,寓意各族人民手牽手、心連心,體現相互扶持、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精神;八道村的抗聯路,是因為抗日戰爭期間,抗日遊擊隊曾在此有過戰鬥;八道村的秧田路,寓意村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的美好願望。

  還有部分道路的命名巧妙地採用了一些曾被棄用的村屯名稱,這不僅賦予了這些道路獨特的歷史文化意義,也讓那些逐漸淡出人們記憶的老地名得以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生機,進一步促進地方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2025年,延吉市民政局將全面開展“鄉村著名行動”,分批對全市各行政村的鄉村道路進行命名,力爭年內完成鄉村地名全覆蓋。(文 徐蓉) 

編輯:王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