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定之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今年延邊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錨定跨越趕超的目標定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全方位擴大內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加快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農機在田間作業 供圖 延邊州委宣傳部
延邊州堅持強農惠農富農,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壯大農業總量。延邊州穩定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糧食安全。做好“土特産”文章,培育以木耳、桑黃為代表的食藥用菌産業,以冷水魚、林蛙為代表的特色養殖業,抓好延邊黃牛種質資源保護創新和産業集群建設。積極推廣農旅融合、邊境貿易、電商助農等産業發展模式,搭建更暢通的銷售對接平臺,引進和培育一批整體實力強、市場佔有率高的龍頭企業。
改善農村環境。延邊州以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為目標,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準。加大美麗鄉村建設力度,推進“八拆”整治、村莊清潔行動。加快農村供水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進度,確保一季度完成10萬戶農村智慧水錶安裝,年內改造農廁3000戶以上。完善農村垃圾處理、美化亮化等設施。
促進農民增收。延邊州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實施小額信貸、庭院經濟、消費幫扶、公益性崗位、幫扶車間、“雨露計劃+”等扶持措施,確保脫貧人口收入持續穩定增長。鞏固民營企業結對邊境村等幫扶機製成果,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落實聯農帶農利益共享機制,推進“冊外地”有償使用和農村閒置宅基地盤活利用,有效提高農民財産性、工資性收入。
2024年以來,延邊州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全力抓好保護性耕作養地、還田回收節源等工作,推動黑土地保護利用全面提質增效,不斷夯實糧食生産根基。
在敦化市江源鎮十八道溝村,“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這裡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僅是延邊州的一個縮影。延邊州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以來,延邊州以山、水、田、路、村綜合整治為核心,大力推進田間灌排設施與道路等建設工程,著力補齊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短板弱項,努力打造出強基礎、利長遠、惠民生、促發展的高標準農田,實現耕地高效利用、科學管理,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可靠保障。
汪清縣將保護性耕作列入年度重點工作,利用傳統媒體和新興網絡媒體雙向發力,創新開展“科學保護人人受益、黑土良田代代相傳”主題宣傳活動,通過懸挂條幅、發放宣傳單、開展專題培訓班,持續強化保護性耕作的科普和推廣,形成了縣鄉村三級聯動的格局。
同時,汪清縣採取線上直播方式召開保護性耕作少耕播種現場觀摩會、秸稈全量覆蓋還田免耕播種作業現場觀摩會,為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營造了良好氛圍;組織農業骨幹人員組成技術服務專家團隊,依託田間學校、農技下鄉等活動,深入鄉鎮和村屯,對作業戶、農戶進行一對一跟蹤指導和技術培訓,有效破解澇洼地、坡耕地等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難題。
在開展保護性耕作養地工作中,延邊州採用多元化推廣方式,積極舉辦專業培訓、召開現場示範會以及組織送技術下鄉活動等,全力推動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普及應用。(文 王青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