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延吉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産業升級進程中,不斷實現新突破。延邊州首個晶片封測項目——全芯微積體電路封測項目,目前正在緊張有序地續建中,預計今年4月份完成部分生産線調試並進行試生産。
廠區內部 攝影 徐大東
近日,在項目現場2.2萬平方米的廠區內,生産區、辦公區等已建設完畢,工人們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完善、內部裝修、設備安裝等工作。38台精密設備已于1月份就位,只待上線調試。
晶片的生産流程主要分為三部分,設計—製造—封測。該項目就是參與了封測這一環節,這也是積體電路生産流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
“項目主要從事晶片的封裝與測試,用於智慧手機、家電、LED燈等各領域。達産後,預計年産值2.25億元,年納稅2580萬元。”高新區企業服務局副局長羅聰介紹,該項目總投資3.2億元,于2024年上半年開工,4月份投入試生産後將通過校企合作的途徑,與延邊州內院校開展産學研合作,其中一期項目約解決200人就業。
晶片封測,即對晶片的封裝和測試。封裝,就是將生産出來的合格晶圓進行焊線、塑封,使晶片電路與外部器件實現電氣連接,並且為晶片提供機械物理保護;測試,就是運用積體電路設計企業提供的測試工具,對封裝完畢的晶片進行功能和性能測試。
封測對於內部的晶片能起到保護、支撐、連接、散熱以及提高可靠性的作用。高性能的晶片,同樣需要與之匹配的封測技術,使其發揮重要作用。在我國,封測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深圳全芯微半導體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半導體元件供應商,分公司吉林全芯微半導體有限公司負責建設該項目。為了趕進度,春節前,公司設備經理譚多華就從深圳來到延吉,指導推進各項工作。在劃片、裝片、焊線車間,一排排管道和線路已安裝完畢,科技感撲面而來。譚多華介紹:“剛才看到的38台焊線設備,就是要安裝到這些線路上。”屆時,這條流水線上封測的晶片將銷往國內外。(文 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