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何處是美居?萬鳥歸巢,奔赴“欽定”吉地
春已至,冰雪融
又到了珍禽候鳥遷徙的季節
白鶴、灰鶴、丹頂鶴、
東方白鸛、虎頭海雕、中華秋沙鴨……
候鳥們橫跨山海
奔赴吉林
履行一場春天的約定
吉林琿春敬信濕地江河貫穿、湖泡連片
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帶的重要棲息地之一
每到初春
數十萬候鳥成群結隊來到這裡
今年,作為“先頭部隊”
白尾海雕、虎頭海雕、禿鷲已陸續抵達
在空中劃過一幅幅壯麗的詩篇
(資料圖片 通訊員 李和春)
當地森林公安部門啟動春季候鳥保護百日專項行動
建立了全域動態立體化檢測體系
利用科技手段助力生態環境保護
在白山松水間給候鳥一個舒適的“家”
3月12日
2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攜200余只灰鶴、豆雁等珍禽
飛抵白城市鎮賚縣二龍濤河流域
它們時而在空中翱翔
時而在水中嬉戲
歡快的鳴叫劃破天際
拉開了全球最大白鶴種群春季來此停歇的序幕
鎮賚縣有“中國白鶴之鄉”的稱號
白鶴、灰鶴種群連續十年穩定來此棲息
成為候鳥遷徙通道的“黃金中繼站”
當地構建起“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網絡
依託莫莫格保護區6個保護站
各鄉鎮生態護林員和科研機構衛星追蹤數據
精準掌握候鳥遷徙規律
讓每一隻候鳥都能在吉林受到“貴賓禮遇”
(攝影 郭亮)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秋沙鴨
也陸續回到吉林大地上
它們將在這裡築巢、繁育後代
上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篇章
(攝影 郭亮)
中華秋沙鴨被譽為“水中活化石”“鳥中大熊貓”
是生態環境品質的風向標
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質清澈見底
是中華秋沙鴨重要的棲息地
目前
在吉林省繁衍停歇的中華秋沙鴨已有600多只
(素材來源 新華社)
隨著生態環境品質不斷改善
越來越多珍禽候鳥來到“吉”地迎春
有觀測記錄的鳥類達385種
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101種
萬鳥歸巢
見證綠色吉林的生態密碼
(記者 殷維 圖片來源 中國吉林網資料圖片 潘晟昱 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