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延吉市北山街道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各項工作主線,著力在有形有感有效上下足功夫,通過開展特色節慶活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民生服務活動,繪就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美好畫卷。
丹嶺社區春節送祝福活動 供圖 延吉市委宣傳部
深入挖掘節日內涵 在特色節慶活動中共話民族團結
北山街道通過突出傳統年俗,結合地域特色,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進步融入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當中。舉辦“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開展“迎新春·送祝福”、元宵燈會等主題活動300余場次,參與群眾近20萬人次,進一步挖掘提煉春聯、年畫、紅燈籠、鞭炮、餃子、元宵等文化符號和視覺形象,讓各族群眾更多地融入中華傳統節日氛圍之中,喚起中華兒女心靈共鳴。
北山街道策劃“挺膺擔當奮鬥曲、‘三共四同’幸福舞”社區專題音樂會,依託12個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連續舉辦七屆專題音樂會,自創歌曲《中華民族一家親》並在街區廣為學習傳唱,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讓各族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增進中華文化認同。
北山街道開展“來多彩延邊、過民俗新年”活動,精準對接來自長春、湖南、深圳等地的5戶家庭,共吃團圓飯、腌制辣白菜、體驗咖啡文化,讓各族遊客體驗延邊獨特的年俗禮儀,感受“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飯、同過一個節”互嵌式生活方式,在耳濡目染中繫緊情感紐帶。
社區居民傳唱《中華民族一家親》 供圖 延吉市委宣傳部
豐富活動載體形式 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凝聚同心力量
自2006年起,北山街道連續19年舉辦鄰居節主題系列活動,圍繞鄰裡共學、鄰裡共展、鄰裡共議、鄰裡共樂、鄰裡共宴五個方面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寓教于樂、貫穿全年的群眾性實踐活動,讓陌生的鄰居熟悉起來、孤老的鄰居互助起來、寂寞的樓道熱鬧起來、困難的鄰居幸福起來。
“鄰裡共學篇”——依託丹山社區老年大學舉辦“凝中國心、鑄中華魂”身邊民族團結故事宣傳會,廣泛開展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延吉“四個故事”、普法反詐徵兵政策等各類宣傳活動,讓各族居民正確認識、深刻把握黨的民族政策、民族法規,在寓教于樂中收穫知識。
“鄰裡共展篇”——在鄰居節活動中設計民俗文化展臺,集中展示民族特色物品、歷年鄰居節活動圖片和多民族互嵌式家庭幸福合照,充分體現北山街道多民族交錯雜居、深度互嵌的特點,展現了各民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共融場景。
“鄰裡共議篇”——開展“我為北山獻良策”活動,各族居民在倡議板上寫下對社區的美好祝願和對社區治理的意見建議,廣開言路、匯集民智。
“鄰裡共樂篇”——通過每年開展趣味運動會、快樂北山大舞臺、睦鄰集市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各族居民相互了解尊重,相互欣賞包容,相互依存親近。
軍地警民運動會 供圖 延吉市委宣傳部
“鄰裡共宴篇”——開展千人“百家宴”活動,每家每戶帶著自家拿手菜圍坐在一起,通過富有深意的“傳家菜”,傳播弘揚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家規家訓,不僅俘獲鄰裡的胃,更打動鄰裡的心,進一步鞏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格局。
守望相助傳遞愛心 在民生服務活動中共敘手足情深
北山街道結合轄區獨居老人、特殊群體、失業人員多的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民生服務活動,不斷提升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北山街道還聚焦獨居老人,開展“紅石榴”窗花行動。充分發揮“雷鋒班”品牌優勢,創新推出張貼“紅石榴”窗花標牌行動。聚焦“特殊群體”,開展“代理親人”關愛活動。依託駐街部隊、北山街道愛心媽媽協會,建立代理親人項目,為留守兒童和老年人牽線,組建代理“軍爸爸、軍媽媽”“兵兒子、兵女兒”結對關係,廣泛開展暖心幫扶活動。聚焦“失業人員”,開展“強技能·促就業”系列活動,為130余名失業人員開設手工編織、美粧、西式面點等專業培訓授課,不斷提升公共就業服務品質。
多年來,北山街道及所屬社區共獲得“全國社區睦鄰文化建設工程示範街道”“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社區”“吉林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吉林省優秀居民公約”等各級各類榮譽600余項。今後,北山街道將持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看得見、摸得著的民族團結氛圍,構築各民族人心歸聚的精神家園。(文 王青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