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活態傳承,近日,吉林省安圖縣文化館啟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非遺舞蹈培訓活動。本次活動覆蓋九龍街道、長興街道、甕聲街道,為期11天。
非遺舞蹈培訓活動現場 供圖 安圖縣委宣傳部
培訓聚焦朝鮮族傳統舞蹈與打擊樂,涵蓋國家級、省級、州級、縣級非遺項目,包括朝鮮族鶴舞、朝鮮族牙拍舞、朝鮮族假面舞、朝鮮族打擊樂等。培訓採用“理論+實操”雙軌模式,由安圖縣文化館專業教師及非遺傳承人聯合授課,確保學員在理論與實踐層面均有所收穫。
非遺舞蹈培訓活動現場 供圖 安圖縣委宣傳部
在朝鮮族鶴舞課堂上,老師細緻解析舞蹈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內涵,並示範碎步、探步等基本動作,學員通過反復練習逐漸掌握了白鶴神韻的表現方法。朝鮮族假面舞課程則注重傳授不同角色的演繹技巧,讓學員深入體會朝鮮族傳統舞蹈的民俗特色和藝術魅力。朝鮮族牙拍舞的基礎知識教學、朝鮮族打擊樂的演奏技巧培訓,讓學員們感受到當地民俗文化的美學特徵,進一步豐富了培訓課程體系。
培訓通過系統化、分層次的方式,構建全域覆蓋、分層教學的非遺傳承網絡,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接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擦亮安圖縣“非遺品牌”,為傳統藝術的普及和傳播注入新活力。“通過培訓我不僅提高了藝術素養,還感受到了家鄉深厚的文化底蘊,希望未來能成為非遺傳播的志願者。”參訓學員李女士表示。
下一步,安圖縣將繼續深化“非遺品牌”建設,探索更多創新模式,推動非遺文化走進千家萬戶,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文 王青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