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秧一半稻,苗好三分收。眼下,正是水稻育苗的關鍵時期,吉林省安圖縣各鄉鎮全面開展水稻育苗工作,田間地頭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機械化育苗現場 供圖 安圖縣委宣傳部
在明月鎮福興村焦立軍家的水稻育苗大棚裏,育秧機在村民的輔助下有序作業。一個個秧盤經過流水線,裝入營養土,撒上處理後的種子,再覆蓋一層營養土後,轉眼間便完成了育秧播種,育苗現場井然有序、忙而不亂。“省時省力,籽撒得均勻,育苗出得齊,而且後期好管理,不會聚堆、不會斷苗。”焦立軍談起機械化育苗的優勢如數家珍。
過去,焦立軍家3個大棚共6000多盤秧苗需要3天才能完成育苗,如今1天就能全部完成,不僅效率高、成本低,而且秧苗品質好,機械化作業為春耕生産打下堅實基礎。
村民忙著給破土的秧苗澆水 供圖 安圖縣委宣傳部
同樣繁忙的,還有石門鎮北山村。村民劉秀珍家的秧苗已經破土而出,露出嫩綠的苗尖,她正忙著為秧苗澆水。“我家4月12日開始機械化育苗,4月15日幹完, 就等著插秧了!”由於今年氣溫較往年偏低,劉秀珍在苗床上加覆一層較厚的地膜,農技站工作人員也定期深入田間地頭指導,保障秧苗順利生長。
2025年,安圖縣計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72.5萬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約2.5萬畝,目前水稻播種育苗工作已完成80%,預計5月中旬進行插秧工作。(文 王萌 周寅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