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的晨霧還未散盡,延邊州的參農已背著專業工具鑽進山林。指尖撫過一株株三年生的園參,參須在濕潤的腐殖土裏舒展——這便是延邊人參最尋常的春日圖景,卻也藏著人參産業最澎湃的生機。
2025年,當“健康中國”戰略進入深化期,當“藥食同源”消費成為新風口,延邊的人參也站在歷史性轉捩點:從傳統種植到“科技+文化”雙輪驅動的現代産業;從“賣原料”的初級階段到“全産業鏈高附加值”的經濟新引擎,這座北國山城的“參”機,正悄然改變。
延邊人參的“不可複製性”
延邊人參的“根”,深紮在長白山的地質密碼裏。延邊年均溫約3-6℃,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暫溫潤,晝夜溫差超15℃,這種“冰火交替”的氣候,迫使野山參將生長週期拉長至15年以上(普通園參僅需4-6年),卻也讓其積累了更濃郁的有效成分。
更珍貴的是,延邊人參自帶“文化基因”。從古時的“救命參”到宮廷貢品,從“百草之王”的中醫典籍記載到朝鮮族“參雞湯”裏的民俗傳承——延邊人參早已超越植物本身,成為東北地域文化的符號。
延邊人參産業多點開花
在延邊,人參産業已經實現了産品全産業鏈開發,如人參能量飲料、人參咖啡、人參面膜等,滿足人們對健康和實用的雙重追求。除此之外,許多藥品和保健品也紛紛添加人參成分,使其藥用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為大力扶持人參産業發展,2024年,延邊州召開5次人參産業高品質發展專題會議,並成立人參産業工作專班。通過集聚加工業、培育服務業,促進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使人參産業規模不斷擴大,品牌效應不斷顯現。截至目前,累計30家企業140個産品獲得“長白山人參”品牌認證,為延邊人參産業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從精緻的人參米、醇厚的紅參片,到融入生活的日用品,再到功效各異的人參藥品、補品,各類人參産品將“藥食同源”理念展現得淋漓盡致,也讓當地的人參産業實現了多點開花。目前,全州共有人參加工企業3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4家,累計鮮參加工能力達2.5萬噸,人參精深加工能力凸顯。
從“一把鎬頭挖參”的原始種植到“數字+科技+文化”的現代産業;從“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山貨到“中國高端養生代表”的全球名片。在延邊,人參不僅是一個産業的崛起,更是一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現在,延邊人不再急於“賣參”,而是笑著等待:等待一株株飽含天地精華的“百草之王”,帶著北國的純凈與文化的溫度,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記者 徐文君 張立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