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吉林安圖縣堅持把鄉鎮(街道)黨校建設作為強化基層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突破口,通過整合紅色資源、産業資源和銀發資源,創新打造“紅色陣地+實踐基地+銀齡課堂”三位一體教育陣地,推動黨員教育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賦能”轉變,為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注入強勁動能。
紅色教育活動 供圖 安圖縣委宣傳部
聚焦紅色基因傳承,建強黨性教育“紅色熔爐”。安圖縣依託紅色教育資源稟賦,做優鄉村旅遊資源特色,打造紅色底蘊深厚、鄉土氣息濃郁、體驗感強、亮點突出的鄉鎮(街道)黨校。安圖縣二道白河鎮將黨員培訓與黨性教育深度融合,精心打造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奶頭山抗日遊擊根據地教育點,探索紅色文化研學專線,把紅色地標變為“紅色課堂”,讓教育陣地有“厚度”又有“溫度”。同時,塑強鄉村旅遊品牌,著重打造以鄉村旅遊、少數民族特色體驗為主的鄉村振興教學點,通過感受歷史文化傳承、體驗朝鮮族鄉土風情等方式,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學習交流平臺,進一步延伸鄉鎮(街道)黨校“觸角”。
聚焦鄉村振興實踐,打造能力提升“綠色基地”。安圖縣堅持“課程圍著黨員轉、課堂跟著産業走、培訓連著集體富”三項原則,打造鄉鎮(街道)黨校“樣板校”。安圖縣松江鎮結合松花村鄉村振興聯繫點發展特色,以農村黨員需求為導向,打造鄉村振興研學基地參觀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教學點;因地制宜打造課程,以本地産業實踐培訓為出發點,採取“理論教學+田間課堂+實踐操作”方式,將教學課程延伸到田間地頭、文創旅遊企業中,教育引導農村黨員增慧啟智、開闊思路;依託旅遊資源,按照“主陣地+基地”發展思路,探索開發學習路線,打通黨性教育和鄉村振興雙渠道,推動黨員教育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有效銜接。截至目前,開設民宿經營、非遺傳承等實訓課程4類,在助力村集體經濟增收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聚焦銀發先鋒作用,構建老有所為“銀色陣地”。安圖縣堅持多元化挖掘師資力量,通過整合多領域資源、強化協作機制,構建起多層次、多維度師資體系,打造師資充足的“家門口”黨校。安圖縣長興街道吐月社區依託長白山老年大學、文化養老聯合會等社會組織,吸納離退休幹部,組建“銀發講師團”,針對不同年齡黨員開設多樣化培訓課程,通過形成“專業特長+需求清單”對接機制,實現師資資源高效利用;注重發揮“黨建聯盟”“雙報到”作用,實行“一盤棋”的師資資源共享聯動機制,通過資源摸底、自主申報等方式,將各領域“黨建聯盟”單位及“雙報到”黨員中優秀代表納入黨校師資庫,確保教有師資、訓有品質。截至目前,“銀發講師團”共吸納離退休幹部20余名,開展各類黨員教育活動60余場次。(文 蔣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