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建設現代化長春首善之區發展目標,一直以來,長春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立足人民法院職能定位,以“持衡”文化品牌為引領,深度融入區域基層治理大格局,做實做細“抓前端、治未病”,推動矛盾就地化解。
案件調解現場
“真是太感謝法官了,10天就幫我把問題解決了,沒想到效率這麼高。”近日,在朝陽區人民法院審判庭內,當事人劉某手持調解協議,對法官連聲道謝。今年以來,朝陽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積極探索多元解紛模式,日前聯合朝陽區消協共同化解了一起涉及美容卡退費的服務合同糾紛,促成雙方握手言和。
在充分了解案情後,辦案法官考慮到雙方當事人雖對案件事實存在一定爭議,但劉某對服務品質一直認可且有繼續接受服務的意願,本著妥善化解糾紛、鼓勵市場交易的目的,充分運用多元解紛模式,與朝陽區消協工作人員共同研究分析案情,決定採用“背靠背”形式與雙方當事人溝通,以促成雙方調解。
一方面,辦案法官從案件事實及法律規定角度出發,向案件中涉及的美容美體館釋法明理、分析利弊,建議其從長遠經營出發,珍惜老客戶資源,通過延續服務的方式化解矛盾更有利於維護口碑。另一方面,朝陽區消協工作人員從維護消費者利益的角度出發,結合劉某對服務的認可及繼續消費的意願,詳細介紹了消協處理類似案件的情況,建議劉某將該美容美體館承諾的“誠意金”轉化為等值的護理服務,既能延續消費體驗,又能避免為解決糾紛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最終,在辦案法官與朝陽區消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原本劍拔弩張、爭執不休的當事人漸漸平靜下來,雙方握手言和。
此次糾紛的順利化解是法院與消協雙向聯動機制的成功實踐,下一步,朝陽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將持續深化多方聯動機制,以更多元的化解手段、更高效的解紛方式、更便捷的司法服務,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用司法溫度傳遞法治力量。(文/圖 趙慧敏 谷孟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