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日前,吉林省實驗中學校長辛萬香介紹了她提出並踐行的“日新教育”理念,該理念致力於在人工智能與全球化的雙重背景下,重新定義學校教育的內涵與使命。
吉林省實驗中學校長辛萬香 供圖 吉林省實驗中學
面對數智時代的挑戰,辛萬香始終在思考三個核心問題:AI時代學校教育的本質與轉型、全球視野下人才核心素養的重新定義,以及新時代教育品質提升的破局路徑。“日新教育”理念正是源於對這些時代命題的回應。她強調,“日新日進,知達行明”是其核心理念——學校應以日新之姿擁抱技術,以日進之心深化文化認同,以知行合一堅守育人本質。
自2024年2月辛萬香上任以來,吉林省實驗中學全面推行“日新教育”,在課程建設、課堂教學、評價機制、學校管理及家校協同等方面均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這一理念引領下,吉林省實驗中學正致力於辦成一所以學生成才為中心,培養志向高遠、心繫家國、堅毅擔當、追求卓越的創新人才的學校。教師應在知、能、德三方面持續精進,成為學識淵博、善教善導、德行高尚的育人者;學生則應崇德向善、博聞篤行、勇於創新、敢為人先。
在課程體系方面,學校構建了“五育融合、三層進階”的“日新日進”立體課程系統。學業課程不僅夯實國家基礎,還積極拓展校本內容,如語文科目增設“大閱讀”“微寫作”等;德育方面創新實施“一核三基四翼八課程”體系,通過非遺傳承、研學實踐等體驗式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與綜合能力。
課堂生態也發生顯著變化。學校推出“對話教學下的體悟課堂”,通過師生、生生、人機等多維對話,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同時,打破校園邊界,與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高校共建科研生態圈,邀請科學家和教授擔任“跨界導師”,開闊學生視野。
教育評價機制同步革新。學校建立“基礎+個性+增值”三位一體的學生發展評價模型,推出升級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並設立“每日一星”“5+X班級評價”等多元激勵方式。教師評價則涵蓋師德、教學、創新等七個維度,鼓勵每位教師走向“最好的自己”。
管理創新與家校社共育同樣成果顯著。學校以“一核四驅”黨建為引領,推進民主治理,激發教師從“執行者”轉變為“創造者”。通過“331工程”和“日新講堂”助力教師專業成長。家校協同方面,構建“思政一體化”平臺,推動家長成為“教育合夥人”,凝聚育人合力。
第41個教師節到來,辛萬香分享了她從教30年的心得。她認為,“日新”是當代教育者必備的精神底色。面對AI重塑教育生態、人才標準不斷升級的時代,教師應從知識傳授轉向思維共建,通過跨學科融合和五育並舉,支持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成長。
辛萬香強調,學校應珍視每一個孩子的獨特性,踐行“育人先育心,成才先成人”,助其成為有志向、有本領、有溫度的新時代青年。希望與全國教育同仁一道,以“茍日新,日日新”的自覺,攜手校、家、社多方力量,構築協同共育的良好生態,共同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文 楊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