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去延邊博物館怎麼走”“哪家的烤串最地道”……旅遊旺季的延吉西市場商圈人頭攢動,時尚廣場1樓門廳前,幾位外地遊客正圍著穿藍馬甲的志願者細細詢問。在這片熱鬧的商圈裏,這處僅幾平方米的空間正以點滴溫情成為往來遊客心中的“溫馨港灣”。
今年7月初,延吉市新興街道西市場商圈在時尚廣場設立“遊客服務站”。站點雖佔地不大,兩個多月來卻精準滿足了遊客們多樣的需求,成為商圈裏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推開服務站的玻璃門,清爽的涼意撲面而來,讓人瞬間忘卻戶外的燥熱。靠墻的桌面上,《旅遊指南》等宣傳冊整齊碼放,旁邊的急救包與充電寶靜靜“待命”;飲水機旁,一摞紙杯早已備好,等候著需要解渴的路人。來自黑龍江的王女士剛從哈爾濱自駕到西市場,正發愁不知從哪開啟美食之旅,志願者便遞上一份手繪美食打卡路線圖,不僅標注著周邊熱門餐廳,還詳細寫明地址與聯繫電話。“順著對面衚同走到頭右拐,有家參雞湯,本地人都愛去。”志願者的補充提醒讓王女士的旅途多了份安心。
這樣的暖心場景,每天都在服務站裏上演。據站點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裡提供“旅遊指引、美食推薦、緊急救助”等多項服務,針對遊客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特意準備了避暑藥品、創可貼、碘伏及充電設備等物資。“昨天有個小夥子不小心弄傷了手,我們趕緊遞上創可貼,他貼好後説‘延吉人真好’,那一刻覺得所有付出都值了。”志願者陳茜的話語裏,滿是掩飾不住的自豪。
除為遊客答疑解惑外,服務站的志願者還有個“副業”——做商圈的“文明使者”。遊客較少時,他們便穿上藍馬甲、拎起垃圾袋,沿著參花街細緻撿拾煙頭與紙屑。“既清理了衛生,又能順便給路過的遊客指路,一舉兩得。”志願者小李説,“遊客來玩,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環境,咱得讓人家覺得延吉又乾淨又舒服。”
這份用心,遊客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來自上海的陳先生原本擔心人多的商圈會雜亂,實際體驗卻顛覆了他的想像:“沒想到延吉的商圈這麼乾淨,連小吃街的地面都看不到油污。問路時,賣打糕的阿姨都能講清公交路線,這種細節最打動人。”
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有一次次耐心的解答、一杯杯清涼的飲水、一句句貼心的提醒——這個在繁華商圈中的小小服務站,正以最樸素的方式傳遞著延吉的溫度。正如一位志願者所説:“我們做的都是小事,但能讓遊客帶著笑容離開,就是最有意義的大事。”
如今,在延吉加速打造旅遊名城的進程中,這處特殊的“遊客服務站”已成為展示城市文明的生動注腳。它像一顆投入湖心的石子,以溫情為漣漪,讓文明新風在商圈裏不斷擴散,讓每一位來到延吉的遊客,在品味美食、欣賞美景的同時,讀懂這座城市的善意與熱情。(文 黃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