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法官不僅幫我找到人,還上門把離婚的事辦了,實在是太感謝了!”拿到調解書時,臥病在床的原告李某緊握著法官的手,激動不已。近日,汪清縣人民法院聚焦特殊群體司法需求,經多番努力尋回失聯當事人,成功上門調解一起離婚糾紛,用行動詮釋“司法為民”深刻內涵,傳遞法治溫情。

調解現場 攝影 韓姍姍
該案件緣于2023年3月,李某與閆某經人介紹登記結婚,不料婚後不久李某因車禍導致癱瘓,長期臥病在床、生活無法自理。面對壓力,閆某逐漸萌生退意,最終選擇離家出走,至此杳無音信。多次聯繫無果後,日前,李某委託朋友向汪清縣人民法院諮詢離婚訴訟。
汪清縣人民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員了解到李某的身體狀況後,採取上門立案方式,協助其填寫和勾選離婚糾紛要素式起訴狀,完成立案流程。案件受理後,承辦法官梳理案情,考慮到原告癱瘓在床、被告下落不明,若簡單公告送達無法找到被告,案件將陷入“送達難、調解難”困境,原告訴求難以及時回應。於是,法官主動出擊尋找閆某,通過調取身份信息、走訪親屬鄰裡、聯繫曾務工單位等途徑,終於找到在外務工的閆某。起初,閆某有抵觸情緒,法官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規定,解讀夫妻扶養義務及離婚法律後果,引導其正視責任。
最終,閆某決定配合調解。法官考慮到李某無法到法院參與調解,決定“上門調解”,最大限度減少當事人的訴訟不便。調解當日,法官攜材料與閆某一同前往李某居住地,法官先詢問李某身體和生活保障情況,安撫其情緒,隨後組織雙方調解,針對婚姻關係解除、後續生活安排等問題,耐心傾聽訴求、梳理分歧。
調解中,法官秉持公平公正原則,考慮李某特殊困難,強調其後續生活保障,也理解閆某顧慮,引導雙方理性協商。最終,雙方達成一致,同意解除婚姻關係且無其他爭議。法官以公正的司法理念、細緻的人文關懷以及專業的法律指引為雙方化解矛盾糾紛,讓這起波折的離婚案件得以妥善解決。
汪清縣人民法院將始終堅守司法初心,以更主動擔當、更務實舉措、更溫情服務,優化司法便民舉措,提升服務質效,將司法關懷延伸至特殊群體,打通司法服務“最後一公里”。(文 金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