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吉林省通化市聚焦民營經濟發展痛點、難點精準發力,推出一系列務實舉措,有效激發民營經濟市場主體活力,為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鬆綁減負”。優化企業開辦服務,實現經營主體開辦、變更、登出全程網辦,截至三季度末,全市新登記民營企業數2946戶,同比增長18.55%,新登記個體工商戶8982戶,同比增長40.48%。持續推進信用修復工作,幫助94家市場主體修復131條失信信息。不斷健全失信懲戒機制,推動38家企業退出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營造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
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為轉型“蓄勢賦能”。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通化市選派68名省級“科創專員”入駐55家企業,攻關“人參皂苷提取”等30余個技術項目。加強“吉致吉品”品牌建設,目前7戶通過區域品牌認證,12戶被列為擬推薦企業。支持民營企業“走出去”,組織66家企業參加12個重要展會,1-8月,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8.5億元,同比增長19%,增速位居全省第三位。
創新金融服務,為企業發展“輸血供氧”。通化市充分發揮金融支持民營經濟“1+3”工作機制效能,通過民營企業金融顧問制度,深入民營企業精準服務529次,幫助企業制定融資方案256份,達成融資意向58.91億元。加大吉林省“信易貸”平臺宣傳推廣力度,全市26家商業銀行全部入駐平臺,4.6萬餘家市場主體註冊,平臺累計授信金額6.6億元。
強化法治保障,為生産經營“保駕護航”。通化市全面規範涉企收費,對照涉企違規收費問題清單開展全覆蓋核查,對違規收費的公用企業立案調查。嚴打涉企犯罪,年初至今破獲涉企經濟犯罪案件24起,挽回企業經濟損失400余萬元,破獲侵犯知識産權犯罪案件7起,涉案總價值700余萬元。(通化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