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光映邊疆 興業築長城——吉林省軍創企業邊疆行暨G331沿邊開放旅遊大通道産業項目推介活動綜述
來源:吉林日報  |  2025-11-10 16:18:43

戎光映邊疆 興業築長城——吉林省軍創企業邊疆行暨G331沿邊開放旅遊大通道産業項目推介活動綜述

産業項目負責人對項目進行宣講。

戎光映邊疆 興業築長城——吉林省軍創企業邊疆行暨G331沿邊開放旅遊大通道産業項目推介活動綜述

軍創企業代表與産業項目負責人對接洽談。

戎光映邊疆 興業築長城——吉林省軍創企業邊疆行暨G331沿邊開放旅遊大通道産業項目推介活動綜述

軍創企業代表了解當地特色農副産品。

戎光映邊疆 興業築長城——吉林省軍創企業邊疆行暨G331沿邊開放旅遊大通道産業項目推介活動綜述

退役軍人創業導師對産業項目進行指導。

戎光映邊疆 興業築長城——吉林省軍創企業邊疆行暨G331沿邊開放旅遊大通道産業項目推介活動綜述

軍創企業代表實地調研“紅之宿”特色民宿。

戎光映邊疆 興業築長城——吉林省軍創企業邊疆行暨G331沿邊開放旅遊大通道産業項目推介活動綜述

軍創企業代表與産業項目負責人達成意向性合作協議。

戎光映邊疆 興業築長城——吉林省軍創企業邊疆行暨G331沿邊開放旅遊大通道産業項目推介活動綜述

邊境地區産業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進展情況。

  秋日的吉林邊疆,長白山鋪展鎏金畫卷,鴨綠江激蕩碧玉波濤,圖們江承載開放熱潮。一場跨越1400余公里沿邊通道,串聯白山、集安、延邊的産業盛會,正以“戎光”為筆、以初心為墨,書寫興邊富民的時代答卷。

  吉林省軍創企業邊疆行暨G331沿邊開放旅遊大通道産業項目推介活動,匯聚全國10個省市,84家省內外軍創、擁軍企業及金融證券機構270余名嘉賓,涉及教育科技、農業産業、食品加工、智慧製造等9個行業,通過三場精準對接會敲定18個合作意向,讓退役軍人的擔當底色與邊疆發展的活力亮色交相輝映,在G331這條“黃金動脈”上奏響穩邊固邊的雄渾樂章。​

  政策搭臺

  築就跨越山海的“連心橋”

  “這不僅是産業對接的盛會,更是落實興邊富民行動的具體措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主要負責人説。作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工作重要論述的實踐載體,此次邊疆行以政策為經、以服務為緯,在吉林邊疆織就資源聚合的立體網絡。​

  在政策扶持與地方資源優勢的雙重驅動下,吉林省邊疆地區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潛力與合作誠意。作為生態之城、紅色之城、希望之城,白山準備了冰雪經濟、生態康養、邊境旅遊等一批好項目,還出臺了創業孵化、融資支持等政策,就是要讓軍創企業家在白山放心投資、安心發展。通化既是紅色基因的傳承地,更是軍創企業幹事創業的沃土。G331沿邊開放旅遊大通道,早已不是一條普通公路,它一頭連著興邊富民的國家戰略,一頭連著企業發展的廣闊天地。通化將始終秉持“親商、尊商、安商、富商”理念,以最優營商環境、最實服務舉措,讓軍創企業在邊疆安心紮根、放手發展。延邊是革命老區,“山山金達萊,村村烈士碑”的紅色血脈代代相傳。這裡更是開放熱土,近年來,已有近萬名退役軍人在延邊自主創業,帶動9.8萬名群眾就業,軍創企業是邊疆振興的“生力軍”。

  部門協同的強大合力,讓服務鏈條無縫銜接。每場推介會都精準搭建“政策解讀—項目展示—對接洽談—考察調研”的閉環流程。這種“上下聯動、跨省協同”的機制,讓廣東的供應鏈、山東的農業技術、黑龍江的産業經驗、安徽的製造資源等跨越山海,與吉林邊疆的資源稟賦精準對接。

  金融活水的定向注入,為項目落地解渴賦能。中國銀河證券、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10家金融證券機構攜帶“定制禮包”而來,依託退役軍人優待證構建的金融服務體系,重點推進全域國防教育基地、邊境立體安全建設等項目,探索成立産業發展基金,並提供針對農牧業、生態項目、文旅産業等提供靈活利率、結算便利的全週期資金保障。這種“政策鋪路、金融護航”的格局,讓軍創企業融入邊疆發展,從“單打獨鬥”變為“抱團發展”,在邊疆振興的賽道上加速奔跑。

  産業聯姻

  激活邊疆振興的“動力源”

  G331吉林段如一條銀鏈,串起吉林邊疆的生態之美、文化之韻、開放之利。此次邊疆行以産業為媒,讓生態、文旅、跨境貿易等特色産業在軍創力量的加持下煥發新生。

  生態産業化的實踐在三地開花結果。“每滴泉水都藏著邊疆的純凈。”延邊布爾湖裏礦泉飲品公司創始人邵旭東舉起産品説。這位有著14年軍齡的老兵,將部隊“認準就幹”的韌勁融入創業,帶動數十名戰友就業。白山的森林生態項目中,軍創企業引入林下種植技術,讓參天古木下生長出“致富草”。集安涼水村的土豆粉條項目遇技術瓶頸時,遼寧連石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當即送上礦物質肥解決方案,讓“土疙瘩”變成“金條條”。吉林省戎馬回甘公司的“老兵家庭農場”更具巧思:“一頭豬‘消化’一畝地秸稈,既改良土壤又增産增收,將黑土地保護與生態養殖完美融合。”

  文旅融合的創新點亮邊境風景線。在延邊三合村,退役軍人韓仔鈺帶領團隊接過古樹咖啡驛站,將延邊特産蘋果梨風味融入咖啡,通過直播引流讓驛站成為“網紅打卡點”,11棵黃楊古樹見證著“紮根邊疆、守護邊疆”的誓言。集安的高句麗文化與紅色基因碰撞出火花:北京想當年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計劃開發高句麗文創IP,吉林省朗宣文化傳媒籌備一場紅色文旅音樂節,下解放村盤活閒置民房打造軍旅民宿,讓文化資源變成“旅遊錢包”。白山的“森林康養+邊境研學”線路,更讓生態觀光與國防教育實現雙贏,成為G331上的新亮點。

  跨境聯動的格局打開發展新空間,軍創企業正借力打造“口岸+加工+電商”産業鏈。集安依託口岸優勢,吸引瀋陽蒼達公司佈局油品貿易與精深加工,山東軍創聯盟則帶來農産品外銷經驗,讓“邊境好貨”走向全國。廣東軍創現代農業集團更搭建起“吉林邊疆-大灣區”供應鏈,讓長白山人參、延邊醬料通過冷鏈直達華南市場,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

  戎光紮根

  鑄就穩邊固邊的“鋼鐵長城”

  “退役不褪色,退伍不褪志。”在吉林邊疆的每一寸土地上,軍創企業家們以軍人的擔當,築起“産業興邊、情感安邊、責任固邊”的立體防線。​

  通化玫瑰谷景區與邊境村結對共建,將“村企合作、老兵興農”模式複製推廣;延邊籍老兵王慶蓮退役後在哈爾濱深耕食品行業20餘年,特意返鄉對接梅花鹿養殖項目,以産業反哺故土。山東日照的退役軍人企業家劉加義,帶著20年軍旅情懷和茶葉産業項目,計劃在白山、龍井布點,帶動更多戰友創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投資總監孫陽陽,緊盯國防教育基地項目,為邊疆地區國防教育和産業發展添份力。

  民生福祉的提升是永恒的追求。琿春“紅楓谷”米業的盧怡與200余戶村民簽訂高於市場價的收糧協議,既保障原料品質,又帶動邊民增收;集安望江村書記、退役軍人袁光正打造的露營地,讓鄉村旅遊帶動全村致富;修正健康集團與邊境村簽訂幫扶共建協議,圍繞“深化需求對接、帶動軍創夥伴、整合資源推進”三大方向發力,讓“退役軍人+邊境文旅+穩邊固邊”的融合模式落地生根;金融機構為退役軍人創業提供“零門檻”貸款,讓邊疆群眾的幸福感在“戎光”照耀下愈發濃厚。​

  戍邊興邊的擔當是無聲的誓言。在白山的松濤林海間,“吉行軍”志願者每日徒步巡邏,把山梁溝壑刻進記憶;在延邊的邊境線上,軍創企業組建的應急分隊與軍警民聯動值守;在集安的鴨綠江畔,老兵們自發參與界碑維護,用行動詮釋“守土有責”。正如吉林省退役軍人參與穩邊固邊紀實片所言:“退役軍人是邊疆的‘紅色根系’,更是振興的‘先鋒力量’。”​

  秋染層林藏碩果,戎光萬里照邊疆。這場跨越1400公里的産業長征剛剛啟幕,18個合作意向如同18顆種子,正在G331沿線生根發芽。退役軍人的“戎光”正與邊疆發展的“春光”交融共生,在興邊富民、穩邊固邊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屬於新時代的壯麗篇章。(記者 趙夢卓 通訊員 李強 孫兆領 崔釋遠)

編輯:蔣碩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