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 同心共襄扶貧大業
來源:新華日報  |  2020-10-28 09:49:25

  原標題:跨越千里,同心共襄扶貧大業——江蘇省對口幫扶陜西省脫貧攻堅紀實

跨越千里 同心共襄扶貧大業

跨越千里 同心共襄扶貧大業

榆揚手拉手·陜北親子遊首發啟動儀式

跨越千里 同心共襄扶貧大業

太倉·周至人力資源市場

跨越千里 同心共襄扶貧大業

金壇支援醫療專家主刀石泉縣中醫院首例胰腺損傷手術

跨越千里 同心共襄扶貧大業

今年8月建成的鎮江市渭南農特産品展示館

跨越千里 同心共襄扶貧大業

位於旬邑縣的蘇陜扶貧協作項目—陜西第一季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2月,隨著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等29個貧困縣(區)宣佈脫貧摘帽,至此,陜西省56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這是一首助力脫貧的交響樂章,每個音符都傾注了江蘇與陜西共同協作20多年的真摯感情。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使命。從1996年兩省開啟省際間對口協作,到2016年新一輪東西部扶貧協作吹響脫貧攻堅的號角,蘇陜兩省越走越近、越走越親,緊扣精準脫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步邁向全面小康社會的步履更加堅實、越發有力。

  兩地心有千千結 催生扶貧協作出硬招實招

  這是一份延續了20多年的情誼。從漢江到揚子江,一條長江連起江蘇與陜西,兩省人民同飲一江之水。從“一帶一路”的陸上起點,到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匯點,一條隴海鐵路又拉近了兩省的距離。蘇陜兩省隔山隔水不隔心,跨越千里的握手早已把手足之情深深演繹。

  黨的十九大以來,蘇陜兩省交流交往掀開了新篇章,2017年12月、2018年12月、2019年3月、2020年8月江蘇代表團4次赴陜學習;2018年4月、2019年10月、2020年6月陜西代表團3次來蘇考察,兩省互訪已成常態。

  從“共抓大機遇、共建大産業、共推大創新、共築大市場”,到“向高處看、向深處走、向實處做”,再到“鞏固、提升、拓寬”“工作加強、力度不減、鞏固提升、走在前列”,隨著對口幫扶協作工作的不斷深入,江蘇對口幫扶思路持續創新完善。

  緊扣精準幫扶,江蘇將“結對子”這一好經驗、好做法向縱深推進。2019年底,江蘇10個設區市、52個經濟較強的縣(市、區)與陜西10個市、56個貧困縣(區)分別建立結對幫扶關係,江蘇經濟強鎮與陜西貧困鄉鎮結對達301個,村村結對386個,企村結對180個,校校結對388所,醫院結對119家,結對雙方均開展了實質性的幫扶工作。

  數據顯示,2017-2020年,江蘇援陜財政資金年均增長114%,2020年安排財政資金增幅高於本省民生事業支出增幅,資金幫扶力度同步加大。2020年2月,江蘇省財政統籌統撥對口幫扶陜西省資金同比增長21.3%,增幅遠高於本省財政收入增長和民生事業支出增幅。同時,加大社會扶貧力度,2019年江蘇對口幫扶陜西捐款捐物1.31億元。

  從高層互動到基層結對,向縱深發展的對口協作幫扶機制,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在2019年度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中,江蘇獲得了“好”的等次,並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回首過去,蘇陜工作隊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緊緊圍繞抓責任落實、抓服務一線、抓問題整改、抓協調彙報、抓鞏固提升五個方面,突出幫扶協作重點,帶動市工作組、縣聯絡組,助力脫貧攻堅的推進落實。省工作隊注重發揮對口幫扶“頭雁”的作用,積極服務於各市工作組、各縣聯絡組,切實肩負起統籌協調、保障推進的職責,和全體援陜幹部人才一道在三秦大地、扶貧一線共同書寫“真情幫扶、務實幫扶、持續幫扶”的合格答卷。

  産業消費“雙扶貧” 贏得增收“萬紫千紅總是春”

  每年“穀雨”之後,漫山遍野的樹草由鵝黃轉為深綠,位於秦嶺腹地的陜西省柞水縣迎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在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智慧聯棟木耳大棚裏的木耳長勢喜人。在這裡,“小木耳”辦成了“大産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好途徑。2020年4月份,“柞水木耳”成為全網刷屏的詞彙,甚至一貨難求。

  産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抓手。鄉村振興要靠産業,産業發展要有特色。蘇陜協作各個聯絡組,深挖受援地的産業基礎、特色産業,因地制宜,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柞水木耳、平利女媧茶葉、勉縣“小龍蝦”、洛南“辣上天”、山陽蛋鴿、周至獼猴桃、富平聖唐乳業、淳化“爸爸的蘋果”等一批特色農産品品牌發展起來、脫穎而出。

  數據顯示,2016年-2019年,共支持陜西扶貧項目3400余個,累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7.6萬。僅2020年,支持對口幫扶産業項目1232個,總投資111.27億元,預計帶動貧困人口25.9萬人增收。

  社區小工廠,就業大舞臺。在陜西省平利縣,自從與武進結對以來,按照移民搬遷建社區、依託社區辦工廠、辦好工廠促就業的思路,採取“總部在園區、工廠在社區、車間進村莊”的模式,累計發展以毛絨玩具産業為主導的社區工廠83家,提供就業崗位6000余個,搬遷群眾和貧困家庭實現了“一人進廠、全家脫貧”,成功探索出了一條東西合作興辦社區工廠、就近就地安置就業的精準扶貧新路徑。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陜西省平利縣老縣鎮錦屏社區考察,對“樓上居住,樓下就業”的異地搬遷扶貧發展思路給予了肯定。

  因為家門口有了企業,2020年47歲的石軍芳笑容多了起來。如今,他在澄城縣豪嘉服飾加工廠工作已近3個月,從原來沒有務工收入到現在平均每個月2000多元的工資讓他感覺幸福滿滿,此前因為易地扶貧搬遷的擔憂一掃而光。淳化縣十里垣鎮易地移民搬遷小區福緣社區,泰州工作組引進江蘇能人于擁軍發展食用菌産業,總投入近3000萬元,形成年産雙孢菇1400噸、平菇1000噸的生産規模,吸納62名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社區工廠正從一個個點向更多面推廣。宜君縣創意工藝品公司社區工廠累計帶動周邊群眾就地就近就業240多人,安置貧困勞動力49戶49人。如今,宜君縣推出社區工廠“青藍”計劃,旨在通過“現代企業意識和技能培訓+生活補貼+生活幫扶”等多種方式,將農戶培訓成合格的産業工人,降低企業開業初期運營成本,確保社區工廠可持續發展,實現工人“體面勞動,幸福生活”。太倉聯絡組搭建産業平臺,緊扣“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利益聯結模式,2017年以來安排蘇陜協作資金6775萬元扶持周至産業類項目75個,推動獼猴桃種植、特色養殖、農副産品深加工等主導産業發展,助力群眾增收、村集體經濟壯大,增強周至“造血”能力,直接帶動貧困戶1858戶6271人增收。

  江蘇幹部來了,江蘇企業來了。有了企業,老百姓就業有了渠道,賺錢致富有了方向。總投資10億元的達美汽車輪轂項目落戶銅川、投資1.5億元的斯派爾集成建築項目落地延川縣、投資2億元的中冶陜壓PMC項目助力富平縣國企轉型升級……截至9月底,已完成陜電送蘇19.6億千瓦時,兩省政府支持延安至江蘇輸電通道建設事宜已報送國家發改委及能源局。

  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蘇陜工作隊累計支持和吸引487家蘇企到陜投資參與扶貧,落地投資額105億元。兩省推動共建富丹産業園、西鄉國動産業園等10家蘇陜産業園區,引進項目39個,總投資71.5億元,累計到位資金32.2億元,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1937戶5645人。

  具有市場經濟思維的江蘇對口幫扶幹部,不僅為對口幫扶地區引進産業和項目,也在想方設法、多措並舉,利用消費扶貧倒逼貧困地區産業結構調整。

  為了幫助咸陽市特色農産品走出陜西、走進江蘇,泰州工作組發動大後方,創新探索了“巡展式”“直營式”“帶貨式”“集採式”四種消費扶貧方式,三年來累計消費扶貧近億元,有效推動對口幫扶地區農産品走進泰州市場,拓寬了咸陽市貧困群眾的增收渠道。“鎮江市渭南農特産品展示館”9月7日正式揭牌,這標誌著鎮江渭南消費扶貧“五個一”平臺全面建成。對於“五個一”平臺,他們有個小目標:力爭到今年底銷售達5000萬元,明年銷售突破1個億,3年後年銷售將達3個億規模。揚州市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對口幫扶榆林市橫山區以來,充分發揮世界美食之都的品牌優勢和影響力,攜手陜北橫山羊肉等優質農副産品,呈現出不一樣的味覺盛宴,開創了一條別開生面的助力脫貧、共奔小康的消費扶貧新模式。

  辦展會、開設專營店、拓展電商銷售……前後方大聯動,借助於市場化手段推進“陜貨進蘇”,幫助秦嶺農産品走出山區,走進東部。

  數據顯示,2020年1月-9月,江蘇採購、銷售陜西結對貧困縣農産品3.37億元。10月10日-10月12日,2020蘇陜優質農産品消費扶貧展銷會暨東西協作農産品展銷中心(南京)陜西館成功舉辦。據初步統計,僅展銷會3天,現場銷售額達81萬元,洽談數量128個,洽談金額近800萬元。

  深耕協作惠民生 讓勞務人才倍增扶貧“新溫度”

  勞務協作不僅是增收脫貧的路徑,也是蘇陜百姓交流的渠道。

  2019年5月,周至建立“太倉·周至人力資源市場”,該市場依託遠程信息化平臺,集勞務輸出、就業培訓、維權保障等就業扶貧業務為一體,實現了周至縣16個鄉鎮與太倉市的“零距離”,求職者和用工企業“面對面”交流,就業“零成本”“未離家已定崗”,這一線上線下共同推進的就業模式,成為周至群眾成功就業的一張“金字招牌”。目前,周至在江蘇累計就業5678人,僅2020年就新增1715人,其中貧困人口243人。

  在陜西省丹鳳縣,貧困群體想外出務工,都會找到丹鳳駐南京創業黨支部,因為這裡有個勞務輸出工作站,定期發佈南京市招工信息,組織招聘、開展技能培訓。每年春節前後,這一工作站就利用農民工集中返鄉的有利時機進行定向摸底。與此同時,丹鳳縣還制定獎勵辦法,比如鼓勵社會勞務仲介機構、在南京丹鳳籍創業成功人士、黨員能人大戶等積極吸納縣內勞動力到南京務工,根據帶動情況分別發放5000至5萬元的獎勵性職介補貼;對丹鳳縣內吸納貧困勞動力達到一定規模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工廠)每年給予2-4萬不等的激勵資金等。通過定制、定向、定效的模式,幫助貧困群體增收脫貧。截至目前,丹鳳縣在南京務工人員達6286人,自主創業13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1139人,人均年收入達 4萬元以上。

  數據顯示,2017-2019年,三年間通過蘇陜勞務協作幫助近1.41萬名陜西貧困勞動力到江蘇就業,2.05萬名陜西貧困勞動力實現省內就地就近就業。今年1-9月,幫助4427名貧困人口到江蘇就業、6231名貧困人口就地就近就業、1354名貧困人口到其他地區就業。

  在陜西對口幫扶地區,醫療、教育、農業等領域活躍著一批江蘇的技術專家。互聯網+的日趨盛行,為健康扶貧提供了更強大的支持。在漢中市洋縣醫院,通過遠程會診系統,與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專家醫生“面對面”,猶如把專家請到了洋縣。盧傑、王元剛、何玉峰、單輝國等醫生,跟隨著協作組來到對口幫扶地,醫治病患、專業教授、組建科室……極大提升了當地的醫療實力。

  在延安,教育界已經形成了“無錫模式”。目前,延安與無錫試點從幼兒園到職高一攬子學校結對協作,已有35所學校結對。借助於遠程教育平臺,“無錫教育網絡扶智專遞課堂”項目在35所學校間教學資源的網絡共享,立足實現“授人以漁”的造血式扶貧行動,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在陜西略陽縣榮程中學有個“海安班”,在支教老師的帶領下,按照海安的模式進行班級管理和教學,全班學生成績大幅提升,中考平均分和優秀人數均為全縣第一。

  劉雲飛,揚州市廣陵區沙頭鎮農業園的一位農業技術人員。2018年冬天,年近60的他,報名農業專業技術人員赴佳縣開展對口幫扶,挂職在佳縣農村經營管理站。三年來,他的身影幾乎遍佈佳縣的各個鄉鎮,大佛寺、官莊、金明寺、坑鎮、方塌鎮,查看著大棚內的農作物長勢,教授農民專業知識,不斷提升農民科技素質,提高農産品品質。如今,他選擇再留守一年,為佳縣的農業發展謀求更大的出路。

  這是江蘇緊扣精準幫扶、在與陜西的對口幫扶中創新推出的“666”人才支援計劃,每年向陜西每個貧困縣至少選派6名教師、6名農技人才、6名醫務人員。去年選派專業技術人員1236名,完成年度兩省簽訂協議數的122.6%,此項工作位居東部對口幫扶省市第三位,受到國務院扶貧辦通報表揚。2020年1-9月,10個結對市向陜西選派專業技術人才已達1166人。

  攜手抗疫克時艱 在同氣相求中贏人心顯真情

  2020年初,疫情突然而至。為了應對疫情産生的影響,江蘇向陜西捐資捐物捐款的同時,更是協調引進了年産1億隻口罩的康利華醫療用品公司落戶商洛市商州區,協調日産10萬隻口罩的廣福生物醫藥科技落戶綏德縣,協調可日産一次性防護口罩2萬隻、防護服3000件的中豪服飾註冊成立漢中市達沃斯防護用品公司等,有效緩解了陜西防“疫”物資不足的難題。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挂職銅川市耀州區人民醫院院長郭建軍、南京浦口區中醫院挂職商洛市鎮安縣中醫院副書記王紅梅等同志,放棄春節期間與家人團聚機會,第一時間返回受援醫院組織開展防疫抗疫工作,成為蘇陜醫療協作中的最美逆行者。3月中旬148名江蘇對口幫扶陜西幹部全部到崗,2020年江蘇已有600多名醫療衛生幫扶人員來陜,奮戰在抗擊疫情和脫貧攻堅一線。

  2020年疫情期間,蘇陜工作隊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勞務協作穩就業。按照“分批有序錯峰”的要求,通過包機包車等方式,優先組織貧困勞動力到江蘇務工就業。徐州市對口幫扶寶雞市工作組先後協調組織134批次、232輛車、3881人返崗就業,其中直送江蘇就業1255人。常州市對口幫扶安康市工作組幫助60名貧困殘疾人到常州就業,200多名殘疾人在蘇陜協作社區工廠就近就地就業。

  為應對疫情不利影響落實“六穩”“六保”要求,保證貧困地區社區工廠、扶貧車間的開工復産穩産,蘇陜兩省採取了以加強與母公司溝通協調為途徑來“穩訂單”、以突出消費扶貧為抓手來“轉內銷”、以加大社會扶貧力度為重點來“助幫扶”、以進一步加大相關産業政策支持力度來“保生存”、以加強動態監測為手段來“強服務”等措施,幫助蘇陜協作社區工廠、扶貧車間解決疫情帶來的困難和問題。2019年江蘇援建的223個扶貧車間已基本復工,同時積極協調64家母公司在江蘇企業給予訂單方面傾斜,有力保障了在陜西的500多家毛絨玩具、電子手工類蘇陜協作扶貧工廠、車間的正常運行。目前看,2019年度蘇陜協作資金支持陜西幫扶項目1526個已全部復工,2020年蘇陜協作資金安排補短板、強弱項、促發展的幫扶項目1232個正有效推進。

  為積極應對商洛市“8·6”洪災,南京市向商洛市捐贈500萬元專款用於洛南縣災後重建,對口幫扶洛南縣的江寧區還追加了1200萬元,目前被洪水沖毀的陜西盛德農業科技公司煥發新生,一條生産線已建成,即將恢復生産,非常時期再一次見證和加深了“蘇陜一家親”的協作情誼。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蘇陜合作將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完善合作機制,開創新局面。蘇陜工作隊將按照黨中央、蘇陜兩省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緊盯共創“雙優”的目標,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陜西剩餘的18.34萬貧困人口“清零”,助力陜西高品質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同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四個不摘”的部署,接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一步發揮兩省優勢互補的資源稟賦,共同提升産業體系競爭力,促進兩省合作共贏,讓共同發展的大戲“永不落幕”…… (供稿 蘇陜工作隊)

編輯:羅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