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型城市社區治理讓老外“不見外”
來源:新華日報  |  2020-12-07 09:15:20

  原標題:新型城市社區治理的“江灣實踐”  這個社區,老外“不見外”

南京:新型城市社區治理讓老外“不見外”

圖為外籍人士參與喵喵集活動

  在南京眾多社區中,建鄴區雙閘街道江灣社區是個“特別”的存在。特別在於,小小一個社區,生活著上百名外籍人士,是南京外籍人士集聚度最高的社區之一;特別還在於,社區下轄的仁恒江灣城、華新城2個物業小區,居民普遍高收入、高學歷,是需求相對多元化的社區。

  如何向外國友人展現高品質的“中國之治”,讓本地居民享受國際水準的社會治理水準?近年來,江灣社區以國際社區創建為抓手,文化搭橋,讓老外“不見外”;融合治理,讓居民樂享美好生活;共建共享,搭建社會治理共同體,蹚出一條新型城市社區治理的新路子。

  老外頻現社區活動

  11月29日,“網紅”街巷喵喵街內熱鬧非凡,江灣社區“國際文化喵喵集”活動正在舉行。街巷兩側,中外居民帶來親手製作的各色美食,互贈品嘗;圖書漂流區,社區小朋友以書換書,歡聲笑語不斷;人氣最旺的區域是Music Club小舞臺,不少外籍人士熱情秀出才藝,吸引眾多市民遊客駐足觀看。

  外籍人士充分參與社區活動,在江灣早已不是新鮮事。2020年7月,社區舉行江灣接力跑,中外居民共同沿江奔跑,用腳步丈量家園;8月,社區國際美食節上,中外居民共同研修宋代點茶,品嘗西式茶點;上周,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6名留學生走進江灣社區,與居民、社工開展交流。2019年以來,社區累計舉辦30余場外籍人士參與的文化活動。

  “江灣社區轄區內有豐富的商務、教育、商業街區資源,集聚外籍人士近50戶、100余人,且多為工作人群,受教育水準普遍較高。特殊的資源稟賦和人口結構,賦予了江灣不一樣的使命——建設國際社區。”江灣社區黨委書記董文斌説,社區以“融合”為目標,以“服務+引導+雙向融合”為主要路徑,國際社區建設突破單純“服務”的邊界,外籍人士“不見外”地和本地居民一樣融入社區生活中。

  讓老外“不見外”,江灣打出“組合拳”。導入孔子學院的漢語言交流老師資源,開設“江灣漢語學堂”,為國際居民提供公益語言培訓;提升社工隊伍的綜合素質,舉辦“江灣英語角”能力培訓,邀請外籍居民與社工進行互動交流;創建國際居民微信群,搭建線上溝通平臺,及時分享社區工作動態;常態化開展絨花製作、宋代點茶、中秋拜月、國學養生系列文化活動,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經常參與社區活動的巴基斯坦人Noman Abbasi説,“江灣就是我第二個家!”

  一個細節是,行走江灣,社區各類辦公、服務和活動場所的導向標牌、小區公共設施等場所均設置了雙語引導標識,江灣社區的生活指南折頁,印製了中、英、日、韓四種語言版本,社區周邊交通、醫療、商場、美食等相關生活配套全部收錄其中。

  居民樂享美好生活

  近日,一場“小小朗讀者”文化活動吸引江灣社區眾多青少年報名。活動的組織者是江灣社區居民、中國藥科大學老師鄧志峰。從一位閱讀愛好者,到週末為社區小朋友講授傳統文化,再到年初成立江畔書社閱讀會,在鄧老師和社區的共同努力下,江灣社區的閱讀活動場次越來越多,品質越來越高,居民口碑越來越好。

  “小小朗讀者”是江灣社區挖掘能人資源、提升治理能力、服務轄區居民的鮮活案例。江灣社區是成立於2013年的新型城市社區,五湖四海“新居民”不斷涌入,不同的年齡結構、社會關係、文化背景卻讓鄰裡之間産生了天然隔閡,居民“有緣千里來相會”,卻“對門相見不相識”。如何打破鄰裡隔閡,增加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是江灣社區治理的必答題。

  “建設國際社區,不僅要讓轄區的外籍人士感受到溫暖便捷的公共服務,更重要的是因地制宜,讓本地居民共享國際化水準的高品質服務和高水準社會治理成果。”江灣社區黨委副書記王蓓説,江灣社區居民普遍高收入、高學歷、需求多元,在與居民接觸的過程中,社區發現江灣人自我展示、自我參與的慾望強烈,“既然如此,何不給大家提供展示平臺?”

  讓居民走出家門,聚到一起,江灣“幸福市集”應運而生。每年定期舉辦的“幸福市集”,居民拿出自己製作的手工藝品、美食和鄰裡分享,越來越多的江灣人通過“趕大集”熟識起來,聚到一起。熟悉的鄰居依據興趣愛好,組成了十幾個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自組織;這些自組織發展壯大的同時,又“裂變”成一個個居民志願者團隊。

  一個實例是,江豚灣灣酷跑團起初只是一個跑步興趣小組,如今已發展成上百人的社團組織。在今年的“幸福市集”——“國際文化喵喵集”上,酷跑團還進行了愛心義賣,為西北地區籌集過冬羽絨服,愛心義賣的收入,將用於在四川涼山地區建設幼兒園。

  共享共治國際江灣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置身建鄴區建設南京現代化國際性城市中心的“主坐標”,江灣社區創建國際社區還有更深考量。

  一方面,江灣是典型的新型城市社區,入住的本地居民需求多元,開放包容的環境、國際化的社區功能不僅是外籍人士,也是本地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需求。另一方面,南京自2018年起開展國際社區建設試點探索,提出要在2025年形成具備國際水準、全國示範引領的現代社區建設體系,南京的國際社區怎麼建,如何形成可複製推廣的經驗,江灣有探索的條件也有探索的需求。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江灣地處城市中心建鄴區的核心地帶,國際社區的創建,是區域吸引力、軟實力和營商環境的重要體現。

  發揮外籍人士的特長,尊重外籍居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江灣社區正在探索國際化視野下的基層協商民主。“文明養犬的頑症怎麼搞好,垃圾分類怎麼推進,社區多次邀請我旁聽居民議事會。”來自哈薩克斯坦的Luna Nargiz是江灣社區的國際居民志願者,平時忙於自己工作,閒時則積極參加社區的平安巡邏、巡河護河等社會治理工作。創新社區參與機制,江灣社區正推動建立“國際能人議事匯”,邀請知名學者、兩代表一委員和外籍居民對社區的物業管理、文化活動等重大事項進行民主協商,深化社區國際化開放程度,形成民主參與的社區治理氛圍。

  更重要的創新在於,以創國際社區為抓手,江灣社區將轄區單位“統”了起來。社區清醒認識到,國際社區治理探索,不單是辦幾場中外交流活動,也不能只是社區的“自娛自樂”,必須以黨建為引領連結資源,讓轄區單位共同參與進來。2020年以來,社區與轄區多家單位結對共建,日前與北京銀行共同舉行服務轄區女性居民的活動——乘風破浪的女神們,受到居民一致好評。

  “福映春江,樂滿心灣,在江灣與世界為鄰。”董文斌説,國際社區創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社區將以創建為機遇和起點,讓外籍人士和本地居民共建共治共享開放、包容、國際化的幸福江灣。(新華日報 記者 鹿 琳)

編輯:羅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