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深入推進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工作 “網紅街區”將成城市“文化客廳”
頤和路公館區的樹木披上了色彩斑斕的“衣衫”。從空中俯瞰,風格各異的建築和樹木呈現紅、黃、綠等色彩,美景如畫。 南報融媒體 記者 馮芃 攝
梧桐掩映下,一座座別墅公館寂靜無聲;黃墻灰瓦間,一條條幽深街巷連接歷史……
位於南京主城核心區的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擁有近百年曆史,被譽為“民國建築博物館”,是南京最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地標之一,也是市民遊客打卡必到的“網紅街區”。
近年來,南京加快推進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在歷史建築保護修繕、人文資源活化更新、街區業態升級重塑上取得顯著成效。南京日報記者獲悉,2021年,南京將繼續深入推進街區保護利用工作,傳承歷史文脈、彰顯人文特質、擴大城市影響。
底蘊: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
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是2015年首批公佈的30個全國歷史文化街區之一,這裡保存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建設的大量名人故居、國外公使館舊址等歷史建築,是在南京乃至全國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重要近代建築群。
根據《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0—2020)》,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範圍是:北到江蘇路、東至寧海路、南抵北京西路、西至西康路,總面積約35.19公頃。在這片區域內,至今保存較為完好的民國建築有285處院落,分佈在以頤和路為中軸線的13個片區內。這些建築參酌古今、相容中外、融匯南北,早已超出了建築本身的意義,成為歷史和文化的載體。
朱自清先生曾説過,“逛南京像逛古董舖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就是這樣一處“可以摩挲,可以憑吊,可以悠然遐想”的城市記憶載體。
舉措:多措並舉,打造城市“文化客廳”
隨著歷史變遷,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建築陳舊、設施老化、交通擁擠,存在功能單一、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不夠、整體風貌環境不佳等情況。
近年來,南京市始終將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作為歷史文化保護的重點工程加以推進,相關部門、區圍繞項目融資、房屋徵收、工程建設、招商運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綜合運用“留改拆加”手段進行歷史文化建築保護,保留與整體風貌協調的歷史建築,改造價值一般、品質較差的建築,結合需求轉變使用功能,增加公共空間和配套設施,植入産業創新活力,取得了階段性積極進展,也為後續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7年,根據市政府批復的《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利用專項工作實施規劃》,綜合考慮院落特色、歷史價值、綜合利用等因素,擬開放109處院落,其中已開放33處,計劃開放76處,後結合街區綜合服務功能需要增加了3處,合計新開放79處院落。
2018年6月,為更大力度保護街區的歷史建築,更好挖掘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我市專門成立頤和路街區保護利用領導小組,謀劃戰略方向,制定規範制度,確定街區總體規劃定位,設計科學長效發展路徑等。
2020年6月,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啟動“復興計劃”,進一步推動品質內涵提升。“復興計劃”以“百年頤和、萬國風華”為目標進行産業賦能,將街區打造成國內外近現代歷史窗口、長三角古都文創中心、省國際交往客廳、南京市藝術金融高地,從而成為南京提升國際文化影響力的“文化客廳”。
成果:提升內涵風貌,讓文化遺産煥發新活力
頤和路35—1號是街區首個修繕項目,現作為中國以色列(南京)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對外開放,其內部展陳通過大事記、傳承文明、創新國度、創新名城、寄語未來、未來科技等,集中展示了以色列的歷史沿革、古跡名勝、風土人情、創新巨頭、創新機構,以及中以創新合作、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等豐富內容。
南京日報記者發現,在這裡不僅可以感受民國建築風格,還能欣賞到六芒星、九燭臺等猶太文化元素。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心將搭建中以科技文化、創新合作的交流平臺、展示窗口和聯絡基地,進一步深化交流互鑒、合作共贏。
頤和路第12片區位於江蘇路、寧海路合圍的三角形區域內,這裡擁有風格各異的民國別墅26幢,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其中部分建築曾為民國重要歷史人物的住處與外國使領館所在地。南京日報記者看到,片區內的民國建築群做到了修舊如舊,最大限度還原了“民國風”。
據了解,該片區榮獲2014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頒發的歷史文化遺産保護獎榮譽獎,成為該年度中國地區及近10年來江蘇省唯一獲獎項目。“頤和路第12片區的修繕和改造,開創了南京近現代建築保護修繕、活化利用的新典範。”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外,莫幹路2號、赤壁路5號兩處院落也高標準完成修繕,現已竣工驗收。
目前,街區整體規劃正有序推進。在復興規劃方面,以“劃定底線、做好加法、適度創新、精細示範”思路,通過“文化復興、産業復興、空間復興”引領街區城市設計、修繕等工作;在産業研究方面,重點發展文史博覽、藝術創意、國際交流、時尚遊憩、居住與配套服務;在城市設計方面,從基礎配套、修繕改造、業態注入等各條線,科學開展城市設計工作;在修繕設計方面,考慮街區歷史遺存規模較大,為保障建築修繕後整體條件穩定,正從整體修繕理念、尺度、技術、呈現等方面制定導則,以此指導後續修繕工作。
“以保護區域歷史風貌為根本出發點,基於‘整體性、真實性、最小干預性、可識別、可逆性’的理念,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嚴格按照文物保護工程修繕建設程式開展修繕,保護和提升院落的內涵與風貌,煥發歷史建築新的生命。”相關負責人表示。
打算:既是攻堅期又是機遇期,要乘勢而上形成合力
歷史建築不僅屬於過去和今天,更屬於未來。當前,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已進入攻堅期和機遇期,既要攻堅克難、啃硬骨頭,又要把握機遇、乘勢而上,最大限度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政策,共同推動保護利用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根據市政府批復的《專項工作實施規劃》,街區項目實施範圍共79處院落,總佔地面積約8.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1萬平方米。該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涉及40處院落,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二期工程涉及39處院落,佔地面積3.8萬平方米。為打造街區南片整體開放效果,與已開放的第12片區展現連片開放形象,當前重點對項目一期第11、13片區進行更新改造,改造後將開放31處院落。值得一提的是,第11片區定位高端、藝術、時尚,未來將打造成最具頤和風範的民國文化沉浸式打卡街區,第13片區則將打造成最創新、最跨界的國際文化産業社區。
同時,經過院落開放與空間組織,未來將形成“一軸、一線、兩片、多點”的開放區域結構。其中,一軸即頤和路文化主軸,頤和路兩側擬開放院落,形成主要的遊覽路徑;一線即特色文化院落串聯線,局部首尾相連的院落,可以通過相鄰院墻打開,形成特色路徑;兩片即第12片區和珞珈路旅遊休閒片區,在街區內形成連續的步行開放空間;多點即由1個中心廣場和5個入口節點及景觀節點構成。
頤和路建築群是南京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産。南京日報記者獲悉,在加強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工作中,南京將進一步凝聚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共識,合力提升保護利用水準,實現多方參與合作共贏,努力創新路徑、打造示範,讓街區成為歷史文化保護利用的典範和標杆。(南報融媒體 記者 楊凡)